“组合拳”之二就是营销渠道和队伍的建设。白酒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支撑着整个销售市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茅台酒因其先天的尊贵地位,素来就有“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理优势,因而在营销队伍和营销渠道的建设上一直弱于同行。这一次茅台人面临销售颓势,下定决心选聘精兵强将组建营销队伍,一大批有学识、有能力、有想法、有闯劲的销售人员进入茅台酒的营销队伍。很快,“生产商一经销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的传统分销渠道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营销队伍的壮大,逐渐扩大了茅台酒的销量,拓宽了茅台酒的市场空间。
很多人都认为,茅台酒的经销商一定是赚大钱的。事实上,经销商不但要在茅台酒销售低谷时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还要在价格直线下滑时承担巨额的亏损。1997年进入茅台酒经销商队伍的周莉,在成为辽宁省大连地区经销商时,正值茅台酒的新一轮市场危机,价格回落,酒卖不出去,连续几年都不能赢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年轻的周莉通过品鉴会、商场展销、大客户联谊会等多种方式努力开拓销售渠道,直至2004年才取得较大突破。10年之后的2008年,与主要竟争对手五粮液1比50的销量差距终于考成了1比1。
“组合拳”之三就是围绕市场采取切实可行的营销手段:根据消费者需要和市场需求,生产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品种;合理安排生产和包装计划认真履行销售合同;推出不同年份的陈年茅台酒;特制1997瓶香港回归纪念版茅台酒在香港拍卖……
“组合拳”之四就是加强打假力度,建立打假激励机制。茅台酒价格昂贵、利润丰厚,一向为造假制假者所垂涎。市面上茅台假酒之多,虽然没有传言中“90%的茅台都是假的”那么夸张,但用山寨横行、泛滥成灾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假酒泛滥极大地损伤了茅台酒的声誉,因此,加大力度打击假冒茅台酒,既是茅台酒厂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升茅台形象、促进茅台酒销售的重要手段。为此,茅台酒厂设立专职“打假办”(现称法律知保处)在全国各地剿灭假茅台酒,仅1997年就查获假冒茅台酒2200件,有力地维护了茅台酒的形象。
这一时期茅台酒厂最大的功臣是“茅台二良”中的另一位——季克良。1998年5月,在茅台酒处境艰难的时期,季克良临危受命,出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此时,距他大学毕业进入茅台工作已经35年。在他的任期内,茅台酒厂取得了两项足以载入茅台史册的成就:一是2001年8月茅台集团挂牌上交所,并在之后成为中国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百元股”之一,而后更上一层楼,跃升并长期雄踞“A股第一股”;二是2003年茅台酒产量首次突破一万吨,实现了45年前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