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化综合性门户型港口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写在“千里嘉陵第一港”广元港江海联运启航之际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广元建市34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构建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的突破之年。
这一年,广平高速加快建设,绵阳至苍溪、苍溪至巴中高速公路招商成功,全力打通西向、东向出川大通道;
这一年,京昆高速广元至绵阳段扩容项目启动,力争早日破解南向、北向出川交通拥堵瓶颈;
这一年,“千里嘉陵第一港”广元港将完成开港复航,标志着我市一个“公、铁、水、航”联运的全方位、立体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结构新模式即将形成。
航运发展 带动城市的辉煌
借由广元港的建设,我市大笔谋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主枢纽港,依托公、铁、海联运,下出一盘崛起于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北向东出桥头堡的大棋
盛夏时至,酷爱歇凉的广元人沿着城区亲水步道散步,伴着随风飘舞的芦苇,欣赏着湿地公园、千佛崖、皇泽寺美景,听着远处传来的轮船起航的声音……享受着如此惬意生活,却有很多人不知在古时这里已是“舟航日上下,车马不少闲”的剑外大都会。
发源于秦岭南麓的嘉陵江,自广元境内南下,经苍溪、阆中、南部、南充、合川、重庆汇入长江,全长1119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流域区域人口近4000万,自古便是陕甘物资南运四川及四川物资东运出川的重要水上通道。
“千里嘉陵第一港”的广元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广元人邻水而居,造船制舟,发展航运。《尚书禹贡》中记载,在夏代广元嘉陵江已是一条通向关中和中原的水运交通线。在蜀汉时期,这里被称为“嘉陵驿”。唐宋时期,官办盐运,由此北济陕甘,南达荆鄂。客船、货船、游船云集于此,形成“方之都会”。明清两代,在广元商业的十大行帮中,河道生意帮和船帮位列其中,可见水运发达。民国时期,南北水陆联运物资也多由广元港中转。抗战爆发,许多工厂回迁,广元水陆运输川流不息,为赶运军需物资,旺苍组织30余家造船工在东河沿岸设厂造船,每年造木船300—400只,至1945年抗战胜利,7年造出木船2000余只。旺苍每年产出的1500余吨钢铁,也经由东河下运重庆,支援川滇、川湘公路建设。而当时,西北、西南两大区域的商品、物资都经由川陕公路与嘉陵江汇集广元销售储运,而当时的广元市场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