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到11月,四川成都、广安等地的10余家餐馆因为店招中有“青花椒”而陆续遭到万翠堂公司的起诉。
让朱派宣有些意外的是,他的案子开庭后,万翠堂公司撤诉了。“我这店用‘青花椒’这三个字比他们(万翠堂公司)注册商标还要早两年多。”朱派宣认为,肯定是万翠堂公司心虚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朱派宣这样“好运”。11月26日,成都市中院一审开庭并当庭宣判,邹先生经营的“邹鱼匠青花椒鱼火锅”构成商标侵权,判决其向万翠堂公司赔偿共计3万元。判决结果出来后,邹先生把自己店里所有“青花椒”三字中的“青”用各种方式遮挡,“每天开门做生意都感觉提心吊胆的。”
绝大多数四川店家都跟邹先生一样,面临撤换店招和金额不等的索赔。如此遭遇让他们觉得冤枉又不知所措,他们也想过要反击。
2021年11月底,有18家被起诉的店家组建了一个维权群,准备应诉完后集体提出反诉。但最初的维权之路异常艰难,“我们都是小本经营,大家又分散,也不是很了解相关的法律,也不晓得谁能帮助我们。”维权群的成员之一成都市青羊区唐记青花火锅店老板唐华春说。
维权之路
舆论、行政、司法部门齐发力 四川商家终胜诉
从2021年9月开始的“青花椒”商标侵权案件,直到当年底才被公众广泛关注。
12月,国内接连发生了“潼关肉夹馍”“逍遥镇胡辣汤”等多起地理商标维权纠纷事件。就在国内相关舆论热议当头,12月22日,一则名为“属实离谱!因为店招有“青花椒”三字,四川数十家餐馆被起诉了!”的帖子出现在四川本土一个网络社区里,并立即得到了媒体关注。
12月23日,川观新闻发布稿件《离谱?!因为店招有“青花椒”三字 四川数十家餐馆居然被起诉了》,成为最早报道“青花椒”事件的媒体之一。
媒体的关注,让“青花椒”事件迅速走进公众视野,也成为整个事件进展的转折点。从12月24日起,整个四川乃至全国的媒体都开始对“青花椒”事件及其相关的诉讼案件进行跟进。封面新闻记者赴上海对话上海万翠堂董事长,央视网点评青花椒维权事件:哪是维权?更像碰瓷!……在短短几天之内,媒体多角度全程追踪报道让“青花椒”事件受到舆论广泛关注,相关话题多次冲上热搜。
媒体的关注及时准确的回应了各方关切。唐华春回忆,那段时间每天都有各类媒体记者到店里来,每天都要接10多个电话,“有了大家的关注,我们也感到了更有信心和力量。”
作为当事方,万翠堂公司多次接受采访发声,其回应从最初的“商标合理合法,有人侵权,自然要采取相关对策”,到后来称“所有诉讼均系第三方发起,并非万翠堂本意”,再到称“将撤回部分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