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我们服务某知名手机品牌的过程中,品牌希望传递的是“视频防抖”功能,但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后发现,不同圈层的用户群,使用“视频防抖”的理由、场景都不相同:养宠物的用户更希望在为宠物拍视频时防抖,而户外爱好者更希望在拍户外运动时防抖……总而言之,不同的兴趣圈层,产品的使用场景、拍摄需求都出现明显差异。
我们通过洞察引擎分析了百万消费者的大数据,最终总结出12种常见的用户场景,并根据算法计算出匹配性较高的KOL渠道,针对不同圈层进行定制化投放,最终完成出色的传播效果。
不难看出,品牌若想俘获圈层化的年轻消费者的心,需要在后端进行营销的数据化改造,以“AI+大数据”的方式进行营销全链条的赋能,实现营销的科学化、精准化。
4· 心态:“半黑半红”是品牌常态
由于这届年轻人内部的价值观拥有巨大差异,对于品牌的种种争议也不可避免,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品牌的成长都伴随着大量争议,从早年间的Supreme,到最近的B站,再到狂热的饭圈明星都是如此,可以说有争议才有热度、有争议才有拥护。
这种“半黑半红”的品牌舆论风向将会是未来的常态,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达和表达门槛的降低,品牌进入到的是一个“危机公关时代”。
但品牌方也需要摆正对待负面公关的心态,“被骂成名”固然不好,但巧妙运营也可以让年轻用户“黑转粉”,回过头看小米雷军的网红之路,便少不了雷军被年轻人恶搞的助力。
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天的年轻人更重视“品牌如何与他对话”,而不是“品牌对他说什么”,知道了这一点,想要搞定这届年轻人,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