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经济繁荣:“天下粮仓”、“全国第一商业都会”。苏州有近2500年历史,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长三角东南部,西抱太湖,北依长江,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河港密布、四通八达;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富,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下粮仓”等美誉。春秋吴国时苏州是政治、经济中心,手工业、青铜冶铸业、造船业发达;秦汉时被称为“江东一都会”,青瓷器制造水平和规模领先;隋朝苏州借大运河发展漕运,成为最大商业都会;唐代商业规模仅次于扬州;唐末宋初,坊市制度瓦解打破城市区划对居民商业行为限制,工商业取代传统手工业农业成为主流;南宋苏州行政级别仅次于国都杭州;明清苏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推动农产品商业化,进而催生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此阶段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第一商业都会。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期间,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兴起,取代苏州经济中心地位;后续一系列战争的冲击使苏州经济濒临崩溃。
1949-1978年: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全面改造,从百废待兴走向全面复苏。改革开放前苏州发展分两阶段:1)经济恢复期,苏州政府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公营工厂,并创办、改造、组建全民所有制企业,确立国营经济主导地位;在郊区土改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扶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业和手工业。2)社会主义改造期,苏州响应国家要求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业企业合并与重组。1956年,郊区农业全部实现合作化,私营工业、手工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形成由电力、建材、机械、化工、轻工、纺织组成的新格局。苏州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4.4亿元增至1978年的32.0亿元,增长6.3倍,高于全国同期的4.4倍,在全国位列15。
1979-2002年:苏州以工业为主的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模式为发展起点,确立先发优势,后乡镇企业经历改制阵痛重焕生机。乡镇工业前身是50年代的社队工业。1979年中央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方针,苏州乡镇工业迎来发展高潮。政府一方面开展乡镇企业整顿,指派农村能人担任负责人,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另一方面利用区位优势开展同城市大工业的横向联合,联合内容包括零部件加工、联产联购联销,解决计划经济下生产原料不足困境。1987年,乡镇企业抓住国家开放开发机遇,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1988年,苏州乡镇企业户数超1.5万家,创历史最高;1992年,乡镇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超70%。苏州确立乡镇工业在全国的先发优势。1994年,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结束,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导致乡镇企业效益降低,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开启,1995年改变单一集体所有制格局,2002年国有、集体资本全面退出,乡镇企业以个体、私营经济的形式重焕生机。1979-2002年,苏州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由第14名升至第5名,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