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为支撑、以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增强中心城区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推动形成以广元主城和三江新城为核、融合东部新城和北部新城成片发展的“两核四片”空间结构。畅通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推动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增强城市防洪排涝、消防、水、电、气、路、通信等安全能力,全面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建设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将嘉陵江—南河两岸打造成为山清水秀的滨水空间。以推进嘉陵老城区城市更新为重点,开发利用“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加强老旧小区、老旧厂房、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和居住社区建设。高品质建设三江新区,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布局高端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生态康养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等现代产业集群,建成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产城融合的现代新城。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增强城市文化魅力。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突出“一县一策”“一县一主业”,推动县域产业特色化、协同化、差异化发展,推动县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县城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强区、强镇。推动具备条件的县有序改市。开展中心镇建设行动,推动发展县域副中心。推进产镇融合,规范健康发展特色小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1.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坚持多规合一,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分类推进村庄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加快补齐农业农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罐子坝水库、亭子口灌区、渔洞河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启动乡村公路改造升级。推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建立完善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乡村头雁领航行动和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造就一支高素质乡村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体系和多元投入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