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光斗
进入互联网下半场,市场从产品经济向情感经济转变,商家的营销方式也从恐怖营销过渡到了焦虑营销。
所谓恐怖营销,就是商家宣传生活中的危险和疾病的危害,让消费者感到恐怖,以此推销自己的产品。
比如前些年广告满天飞的满婷香皂,提出了人的面部有螨虫的说法,如果不及时清除还会交叉传染,吓坏了多少年轻的妈妈,纷纷掏钱购买产品。
还有治疗灰指甲的亮甲魔性广告:“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要问怎么办?赶快用亮甲!”,给多少患者留下了大面积的心理阴影。
这些广告语在当时取得了奇效,商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恐怖营销是产品经济环境下的产物,产品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商家不得不在产品的宣传上独辟蹊径,制造出一些耸人听闻的广告语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而随着互联网下半场的来临,出现了新的营销方式——焦虑营销。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焦虑呢?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猛增,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人们越来越少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反而沉溺于微博、朋友圈里的大量信息、热门话题等等,而这些信息却常常出现“神反转”,让人难以捉摸。
前段时间发生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一开始被曝出时,很多人都说是女司机先撞的公交车,于是大量的谩骂扑面而来,一些“大V”也添油加醋地指责女司机是“马路杀手”。结果当监控摄像公布之后,才发现是公交车撞了女司机,原来女司机也是受害者。这下互联网又热闹了起来,“大V”开始纷纷道歉。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种“神反转”层出不穷。
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教授提出了“信息成瘾”的概念,他指出如今信息爆炸,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是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的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的信息的阶段,当面对着过载的信息,很多人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用,由此就容易形成一种强烈的焦虑感。
同时,新媒体社交方式刺激了人们的炫耀心理,从而使人感到焦虑。
在互联网下半场的环境下,各种新媒体社交方式不断涌现,微信、微博、抖音等应用,在方便人们进行社交互动的同时,也成为人们进行炫耀的工具。
人都是有炫耀心理的,现在特别火的喜茶,为什么店门口都会排很长的队伍?是因为他们家的茶真的特别美味吗?其实不是这样,很多人就是为了拍一张喜茶的照片发微博和朋友圈来炫耀一下,以此引起大家的点赞,过一把炫耀的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