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还“裂变”到了文旅领域。目前,苍溪已建成全国首个红心猕猴桃博览园,建成农旅融合景区景点11个、特色街区1个、特色小镇3个、特色村落10个,建成休闲农庄与乡村民宿酒店187家。
同样的“裂变”思路,还用在了雪梨产业上。有着1200多年栽培历史的雪梨,是当地另一颗重要的“致富果”,全县种植面积超过16.5万亩,年产果超12万吨。除果品销售,当地还推出苍溪雪梨宴,产出的雪梨汁、雪梨罐头、梨花雨酒等加工产品,远销海内外。
调研组了解到,为吃透这颗“梨”,苍溪县从花着手,连续19年举办梨花节,将万亩梨花的生态颜值变为经济产值,以梨花经济撬动文旅经济发展。每年在千树万树梨花开之际,赏梨花、吃梨宴,成为众多游客的选择。
梨花盛开时的苍溪梨文化博览园。资料图/苍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苍溪梨文化博览园为例,这里不仅展示了世界各地名优梨品42种、乡土果树品种21种,还拥有百年老树园,见证苍溪雪梨的发展历史。在梨花盛开的半个月时间里,梨博园景区平均每天可接待游客近万人次,2024年实现收入300多万元。
小果实蕴藏着大力量。目前苍溪县猕梨产业年综合产值已达90亿元。其中,猕猴桃产业带动超10万人从业就业,梨产业带动16万人从业就业。
苍溪打造的首个省级湿地公园——梨仙湖湿地公园。
一块工业硅“裂变”出支柱产业
调研中,苍溪当地干部,并不避讳发展短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2023年,苍溪县的工业增加值为37.89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7.7:26.5:45.8。从数据上看,该县工业化发展不充分的现象较为突出。
如何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组了解到,早在2017年,苍溪就制定过《聚焦产业发展突破工业短板十条措施》,2023年又出台了《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当地正全力补齐工业这块“短板”。
成效如何?调研组来到县城东南方向的一处制高点向前眺望,一座占地1200余亩的现代化工厂正在拔地而起,每天超2000位工人,在这里奋战。
建设中的通威绿色基材(工业硅)项目
这,就是苍溪建县以来引进的最大工业制造项目——通威绿色基材(工业硅)项目,总投资58亿元,设计年产40万吨工业硅。项目指挥长陈雪刚介绍,项目2023年落户,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70亿元,税收约4亿元,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
一个欠发达县域如何拿下这个大项目?在很多苍溪人看来,这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
先看外因。苍溪天然气资源充足,每年可向“国网”上载天然气30亿立方米。位于苍溪县的亭子口水利枢纽具有4000万吨年通航能力,通过河运企业可节约四分之三的运价。广元市已探明石英砂储量超3.9亿吨,可为硅基材料生产企业提供充足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