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中国营销时,理论界经常混淆的概念是中国企业营销和中国营销。
站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营销和发达国家企业营销相比,除了起点低,从发展进程、营销观念和技术上,并无二致。如果仅仅从营销模式和营销技术方面,夸大中国企业营销的成就,纯属夜郎自大。
在一个压缩式的加速进程中,中国企业渐次完成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销售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竞争焦点的不断演变,其实也正是中国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正常过程。那些批评中国企业秉持“过时的经营观念”的专家,恰恰是只知道市场营销,不知道中国企业如何走向市场营销。
而那些热衷于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营销特色的专家,则自以为抓到了中国营销的命脉,实则不过是总结了不同时期中国企业营销的要点。你原先削两块木板,拿两根棍子就去滑雪了,而后慢慢升级了一应装备,你可以认为在不断自我超越,可以认为更艰苦卓绝,但不能就据此认为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真正发现“新大陆”的是中国营销,而非中国企业营销。
中国营销是区别于其他国家营销特征的国别营销,是在中国国家战略指引下,中国企业超越个别企业的具体营销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它是由三个基本环境所决定的:
1.中国营销的国情环境。
人口多,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欲望强烈,但有效需求不足。
底子薄,装备、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差距巨大,甚至在初创时期,不得不土法上马,因陋就简。
2.中国营销的政策环境。
中国企业营销绕不开政策因素,一方面是国家如何放开的问题,这是一个始终令中国企业十分头痛的问题,过程中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企业自由发展,甚至自主发展,这是个历史问题、体制问题。另一方面是国家如何支持企业发展的问题。可以说,没有体制的束缚(已经渐次解决),中国企业会发展更快,发展更好;同时,如果没有国家支持和政策引导,中国企业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制定政策的水平越来越高,企业自身的营销水平也越来越高,是中国经济高速和健康发展的两个主要支柱。
3.中国营销的竞争环境。
从竞争角度看,一方面,无论规模大小,从起点上和在大部分时间,中国企业间的竞争水平大致相当,这使得中国企业间的竞争更为胶着。大企业在产品品质上略有优势,小企业在策略上更为灵活;大企业在传播上更为强势,小企业在市场运作上更为扎实。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全面进入并长期主导中国高端市场,对中国企业形成泰山压顶般的竞争优势,这是中国企业竞争环境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