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二,做品牌就是做销量。认为只要销量上来了,品牌自然会得到提升。不少企业忽视品牌建设和传播,好的产品有好的市场却没有好的品牌,制约了品牌价值的提升。
误区三,做品牌、进行传播是大企业的事情。大量的中小企业主明确向课题组表达了这种看法。他们表述的原因有三,一是怕风险,二是不知道如何做,三是做品牌成本高。
误区四,盲目跟风,缺乏既定的明确目标和清晰策略。一些企业热衷于利用互联网迅速“创造”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但其品牌缺乏核心价值,一时的声名大噪不能造就消费者对品牌忠诚,最终还是难以立得住。
误区五,对做品牌缺乏恒心,急于求成。一些企业既缺乏坚持大单品一致化风格、坚持品牌核心价值的理念,更缺乏将大单品、品牌核心价值做深做透的运营系统,期望做品牌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这种短视的做法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化竞争。
品牌建设与传播专业人才匮乏
调研中发现,品牌专业人才已成为稀缺资源。不论是已经有品牌基础的大型企业,还是品牌建设还在孕育期的小微企业,都缺乏专业的品牌人才。
课题组对302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缺乏品牌相关专业人员”已被企业家们当成目前制约企业品牌建设的主要因素。可以说,我国在品牌的研究、管理、营销、推广、传播等方面人才全线紧缺。调研发现,目前,因未设立品牌专业,我国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品牌专业人才培养,只是停留在市场营销专业范围里。从事品牌管理和传播的人才多是企业内部培养、半路出家而来,他们推广执行力强,但是在品牌顶层设计上缺乏系统能力,导致企业在品牌战略和发展上缺少主动权。而从国外引进来的人才却又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
与品牌建设相关的社会机构发展不充分
课题组在6省18个城市的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与品牌建设相关的社会机构数量日益增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职能定位不清、素质偏低等问题,因此发展并不充分,尚未形成多方参与的品牌培育与传播的良好环境。
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政府监管乏力,“放、管、服”未能协调到位,“放”了但是“管”跟不上;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存压力大以及专业人才缺乏,也影响了社会机构的质量和发展。
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待完善
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国品牌价值评价活动仍是鱼龙混杂,评价体系、主办机构很多。一些评比活动以盈利为目的,乱收费,其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公平竞争,也容易对广大消费者形成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