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展为媒,粮交会为全国各地的企业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从展示到推介,从“卖原粮”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变,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被不断创新激活,但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影响力、市场营销力等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朱碌科种植杂粮历史悠久。为摆脱过去好粮卖不出好价的局面,我们更加注重产品品质,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并根据网络客群需求全面采取小包装。”怀志杂粮有限公司员工邹延龄说,目前,公司有30余人的电商运营团队。
重心从线下向线上转移,让怀志杂粮解决了卖难的问题,却并没有解决高附加值问题。公司相关人士坦言,目前,产品仍偏初级化,此前曾尝试开发即食冲饮杂粮产品,但销售不及预期,便停止了这个项目。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案。眼下,在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老河土镇,随处可见秋收后的花生堆场。这个拥有14万亩土地的乡镇种了12万亩花生,是名副其实的“花生大镇”。即便花生产业如此集中,但当地仍未孕育出一家有影响力的花生精深加工企业。
“作为年产3万吨、年销30万吨的集散地,出现这种现象的确不正常。”老河土镇镇长王杨说,这里的花生供不应求,本土种产销大户往往小富即安,对进一步投资精深加工意愿不强。此外,与南方拎包式入住的招商模式相比,本地很难提供与客商需求相匹配的基础条件,也是制约本地花生引资发展精深加工的因素。
在粮交会期间,沈阳苍达粮油有限公司品控部主任何文杰大范围走访同行企业,结果让他非常震撼。他说,除了大众化的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外,小品种油开发势头强劲,比如山茶花油、葡萄籽油、火麻油、芥麻油以及基于山柚油开发的糖果等,这些油品销售体量可能不大,但闯新赛道的思路值得学习。
东北地区有独特的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生产出的极具特色的粮油作物受到各方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不容忽视的是,我省粮食产业精深加工不足的短板仍较明显。
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我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空间潜力较大,要让辽宁好粮油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必须加大粮食深加工的发展,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本土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先进企业,与辽宁的粮食资源形成并驾齐驱、加速发展的格局。(胡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