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向来不缺乏贩卖焦虑的言论。
眼看今年有新冠疫情背锅,很多“砖家”就开始宣称,后疫情时代的企业品牌,再难实现跨越式增长啦。
他们也能拿出点佐证。比如CNNIC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其中网购用户规模达7.10亿,占网民整体的78.6%。
你看,互联网流量增速放缓,规模见顶。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5月11日的天猫TOP TALK却披露了一组意料之外的数据:
品牌商在“天猫超级品牌日”上的场均粉丝增量22万,95后买家提升210%;品牌商的场均成交增长54%以上。
品牌们渴望的跨越式增长,为什么在天猫上就依旧行得通?这些互联网大厂的运营逻辑,又能否复制在4300万中小企业身上?
品牌营销之前
先理解中国消费的迭代
品牌营销的靶心是市场,找不到靶心所在,一切营销都是盲射。
问题在于,消费市场会在经济发展中不断迭代。它就像一个移动靶位,品牌的营销节奏快半拍、慢半拍都不行。
1955年的美国,广告大师奥格威表示,速卖、强卖的广告形式已成为过去。但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秦池、爱多等企业却依旧能靠这种广告大赚一笔。
这就是因为国内的“靶心”移动稍有滞后。
1999年算得上是中国消费市场的转折点。当年9月,8848网策划72小时网络生存,12名选手通过网络买到了永和豆浆。
从那以后,线上消费逐渐流行。直到2009年淘宝首届双十一,将这样的数字化消费行为推上快速车道。
这期间,数字化品牌建设进入1.0阶段。品牌们率先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搬到数字媒体,线上投放逐渐压过传统电视、报刊的投放。
到2013年,三大运营商均获得了工信部发布的TD-LTE牌照,4G网络正式登场。
4G的发展,以及小米、OPPO、vivo等智能手机在三四线城市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迅速。
这期间,线上消费者的数字化触点逐步增多,消费者的时间更加碎片化,另一方面数字化广告的追踪也逐步完善。
数字化品牌建设的2.0时代,大致在这段时间成型。这个时代,品牌开始注重广告的实际效果,并逐步实现可追踪。
为此,天猫还曾专门推出TMIC品牌增长模型:
T:人群研究(targeting&Segmenttation)
M:市场洞察(Market&fore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