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我国出台多项政策,加快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主的养老“第三支柱”建设。这些政策成效如何?做强“第三支柱”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记者进行了采访。
税惠政策效能释放,个人养老金开户规模稳步增长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市民王真彩,最近在北京银行客户经理指导下,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
“工作人员把政策讲解得很清楚,个人养老金账户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一点很吸引我。”王真彩说。
“身边的朋友去年底在银行开通账户,一次性缴存1.2万元,今年汇算清缴中就享受了1000多元的税收优惠。”上海市的阚先生目前年收入20万元左右,他正计划每年按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缴存。
去年11月,我国正式启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试点。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开户规模稳步增长,运行平稳有序。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达3743.51万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税收优惠成为引导民众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重要举措。根据政策安排,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对缴费者按每年1.2万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对账户资金的投资收益不征税,领取时按3%较低税率征税。
“领取收入的实际税负下降,相当于国家用真金白银提高居民受惠程度,引导大家为自己增加养老保障。”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以来,开户人数稳步增长,准入金融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开局良好,积累了有益经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长以及居民养老意识提升,有关政策效能将持续释放,“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潜力巨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先行城市或地区情况,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配套政策,吸引更多人参与并适时推广。
养老金融产品“货架”日益丰富,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养老保障需求
在税收等政策推动“第三支柱”加快发展的同时,各类金融机构也在养老领域积极发力,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更高质量的供给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差异化的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