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品牌观察:一场品牌升级的旅程
来源:中国品牌网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1039天前 | 418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些天,2022年春运拉开了大幕,40天时间里全国旅客发送量预计13亿人次。

呼啸而过的“高铁”满载乡愁纵横南北,腾空而起的航班带着牵挂穿过云霄,乘风破浪的航船让思念跨越江海……这场一年一度“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以渴望团圆的“春运表情”,勾勒出中国的时代图景。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1980年,“春运”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当年春节期间,大约只有1亿人次乘火车出行。1994年、2006年,中国春运旅客发送量分别突破10亿人次和20亿人次。2007年4月,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在上海站始发,中国迈入动车时代。2017年9月,“复兴号”高铁动车组在京沪线以350公里时速运营,中国成为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42年来,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松松垮垮的蛇皮袋到硬朗优质的小米行李箱,从没有信号到WiFi满格,从通宵排队到网上订票,从纸张到二维码进站,从现金支付到在线支付,从康师傅到双汇火腿肠再到周黑鸭......路还是那条回家的路,旅程中的中国品牌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42年来,春运已经成为中国品牌发展变化的最好刻画,春运的变与不变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个人回家的旅途、温暖的归程,映照着品牌前进的步伐、时代发展的脉动。

 


 

回望42年的“春运”,1980年12月18日,新华社电讯稿第一次用了“春运”的字样,指大规模的春节客;1981年 3月“春运”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但实质性的“春运”,我们一定要说,“春运” 是从城镇化开始的。

从1980年到2000年,铁路春运工具多数为棚车、绿皮车、闷罐车等工具,这一时期,被成为春运的“混合车”时代。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出,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并提供各种劳务。

很快,整个国家开始飞驰,小城人前往都市,乡村人前往沿海,“奔波”成为时代主题。街道上,穿梭着骑着自行车穿着大棉袄上班的人群,巷子里传出罗大佑的那首《恋曲1980》,一封封家书被投进中国邮政绿色的邮筒,还有人带着粮本粮票到粮油店购买油粮。

这是80年代一个寻常的街道场景。

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彼时市场上充斥的多是散装品牌,散装食用油、散装大米、散装衣服,“品牌”一词在人民头脑中还是空白。此时的春运,购票旅客从车站窗口一直排到站前路,足足有十里路长,很多旅客都是全家老小上阵轮流通宵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