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早期的美团其实很容易被颠覆,随着美团“无限杠杆”业务越做越多,这种杠杆复制效益的能力越强,美团也就形成了飞轮效应,外部进入的机会越来越小。
美团的边界,就是所有能够加速飞轮效应、筑深护城河的“无限杠杆”业务。料想下一步,美团还会有更多与此相关的动作,网约车只是其中一个点。
都在港股上市,小米向左、美团向右
美团在进入一个新行业时,往往都会快速上线,快速迭代,试图尽快找到最优化的运营、产品、技术等方案。行话是快速试错不行就撤,但其实更可能的是,美团在测试这个行业的杠杆情况。最近的榛果民宿尤为明显,既与生活服务相关,经Airbnb证明又有着无上限的杠杆可能。
按招股书内容,目前快速扩张的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持续收窄,从2015年的-59亿元收窄至2016年的-54亿元,2017年进一步收窄至-28.5亿元,三年内亏损减半。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存在过往融资发给股东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增加而带来的“非经营性亏损”,排除这种亏损的“经调整亏损净额”很能说明经营状况。数据上看,美团亏损继续缩小,盈利可期,商业模式已经成立。
在港股这汪水中,小米继续迷恋“米家”生态,要用“新物种”带来更好的市场表现。这可能并没有错,即便是有限杠杆,只要足够优秀、足够突出,高市值并不是不可能。以硬件为基石的苹果亦是典型的有限杠杆公司,但9000亿美元市值令人咋舌。对小米而言,把产品做到极致可能比讲故事更重要。
而综合上文所言,美团走了一条与小米截然相反的路线,小米IPO失利不太可能会影响美团。不过,从阿里支持的饿了么在美团上市前放狠话来看,网约车注定只是小插曲,老对手傍上大树同样要进军“无限杠杆”的本地生活服务,才可能是让美团慌的理由,在那之前,美团必须要让商业模式更加难以复制,考验美团的将是如何让飞轮转得更快些,让“无限杠杆”的转化效率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