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场恢复如何?是否有难点?
义乌市政府副市长 葛巧棣:目前来讲,整个义乌市场的人流量、市场开门率、物流货运量、快递发运量、外贸每天出口报关量基本恢复到本轮疫情前的水平。特别是快递发运量和外贸每天出口的申报量创下了今年新高。目前的难点在于,近几年的疫情对义乌市场的持久影响,外国采购商无法进入是最大难点。疫情前,义乌常驻的外商大概在1.5万人,每年入境的人数将超过55万人次。但目前来看,义乌常驻外商只有9000人左右,去年临时入境的人数仅有3万余人次。通俗来讲,外商进不来,货物出不去。最主要的原因有:①货运的价格居高不下。②仓位紧缺,一仓难求。
在帮扶措施里,为何有多项重点放在物流运输上?
义乌市政府副市长 葛巧棣:以往大家对义乌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市场,其实这几年我们物流对义乌市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由于通关便利化以及我们国内给出的最新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货物集聚到义乌,和义乌的小商品形成“拼柜”的方式出口到国外。一方面,它作为交易的重要环节,到货物交易后,不论是外贸、内贸都要通过物流运输才能完成交易。同时,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现在的物流高度发达,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货源到义乌集聚,再通过义乌分发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今后义乌的应对之策是什么?如何走出疫情的影响?
义乌市政府副市长 葛巧棣:对于义乌影响最大的方面就是外商进不来,货物出不去。这几年,我们与经营主体一起想了很多办法,针对外商进不来,我们就把市场搬到线上销售,开发了综合贸易服务平台。将我们原来贸易链条上的生产、长势、洽谈、组货、物流、结汇等交易流程通过数字化来呈现,外商可以在平台上完成全流程的服务。其次,我们积极利用自建或加盟的方式,在海外布局海外仓,目前我们已经覆盖了47个国家,利用这些海外仓,我们也可以做成一个展厅,把义乌市场的样品发到这些海外仓展示给国外的采购商,让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可以看样采购。面对货运价格高涨的全球性难题,我们也拓宽了很多通道,例如中欧班列,我们这几年发展的势头非常好,今年已经开行超过了1000列。同时,我们的市场管理机构也和央企共同合作,用合适的价格租赁仓位来降低物流的成本,取得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