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品类中的品牌面对相似的顾客群。每一个品牌的顾客群与其他品牌的差异,主要在于规模大小,即顾客的数量,而不是在人口特征、心理特征、个性特点、价值观和态度方面。
所以,不要只盯着理论上的细分顾客群去做品牌营销,而应该针对更大规模的品类顾客去做营销。
真相4:顾客好忙
没空仔细理解“差异化”
传统营销理论,认为差异化非常重要,顾客会因为某个品牌“足够差异”而买单,认为顾客会仔细研究品牌之间的差异。
现实当中,HBG第一册书籍当中,通过跨产品和服务品类、跨国家、跨调研方法及问题类型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两条显而易见的规律:
1.顾客看到的品牌差异化并不明显——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忠诚购买行为。
2. 一个品牌被人能够察觉的差异化,其实与其竞争对手非常相似。
一个品牌的顾客并不认为该品牌与竞争品牌有什么不同,无论在符号性、情感化还是更平常的方面。
顾客也不认为自己接受不了不同品牌。不同品牌的顾客对品牌表达出的态度是相似的,购买理由也是相似的。当顾客接受一个新品牌的时候,他们的态度也会改变,会变得喜欢上那个品牌了。
顾客纯粹地知道和喜欢他们购买的品牌,而且比起其他品牌,他们更容易注意、考虑和购买这些品牌。尽管品牌缺少差异性,附加值也不大,但这并不妨碍品牌拥有忠诚顾客和营销资产。
真相5:顾客在买各种
价位的产品,不限于高端or低端
传统营销理念,习惯将顾客按照消费能力划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简单的认为,高端顾客只会购买高端产品、而低端顾客只能买低端产品。现实中,就会发现,顾客不会限制自己只买某种价位的产品。
但其实在现实中,顾客并不会限定自己只买某种价位的产品,大多数顾客购买的产品涵盖不同价位。
他们既会买同一品牌的不同价格产品,也会买不同价格的不同品牌。诱发顾客购买行为的因素有很多: 接触产品的便利程度、产品促销力度、产品外观吸引程度、不同的需求、情绪的变化、渴望改变的意愿、还有比如他们的祖母要来看他们了等。这些随机因素,使顾客购买的产品,实际上涵盖了不同价位。
Kantar调研公司对于美妆行业的调研数据也同样显示: 同一个女性消费者总是在购买不同的化妆品品牌。桌面上同时放着高端的雅诗兰黛精华和低端的Innisfree爽肤水。
所以,如果你管理的是一个“超低价”品牌,那些购买了“低价品牌”的顾客,并不一定只会购买低价的品牌——你的销售额反而是来自那些习惯购买“中高端价格”产品的人,甚至有时可能是来自那些购买廉价产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