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海南省商务厅、品牌联盟(北京)咨询股份公司联合主办,海口市会展局协办,以“创势与共进”为主题的2017(第十二届)品牌年度人物峰会于12月19日-21日在海南海口举行,平行分论坛互联网金融品牌高峰论坛也同期召开。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郑砚农出席论坛并发表《你的品牌谁说了算——新科技环境下的品牌观》为主题的演讲。郑砚农主席表示,评价品牌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信任。在新经济环境下,信任的标准更需要借助最新的技术来做出科学、客观、公正、严谨的判断。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 郑砚农
演讲全文:
2008年我见到了美国博雅国际公关公司(Burson_Marstellen)的创始人——88岁的夏博新(Harold Burson),他还是这家世界著名公司的董事长,当时我请他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品牌的含义,老先生用了一个词作答--承诺(promise),进而解释如果企业履行了自己对公众的承诺,消费者(公众)就会给予你充分的信任(trust),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一直以来,我们从多个维度去评价品牌,比如:知名度、美誉度、粘性等等。其实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信任,没有信任,品牌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说品牌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与公众之间信任的过程。
那么信任问题谁说了算呢?最初的品牌传播是“王婆卖瓜”和“三碗不过岗”,是“我的品牌我做主”---我说了算。于是就有了以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商业模式的盛行,各种载体上的广告铺天盖地。打开电视、搜索网页,有主动式的注意力,这是我们“自找”的,也有被动式的注意力,别人推送的,你看也得看,不看也的看。审美注意力打的是颜值,审丑注意力打造的是怪异,而不管是审美审丑都善于用强迫式的广告语:“送礼必送×××”、“这种产品能让你年轻20岁”…。虽然我们不一定喜欢,但瞬间还是占据了你的感官,而在受众中总有一批信任的群体促成了这些品牌营销的成功。
但是随着社会法制环境的不断健全和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对称,我们能够了解的内幕越来越多了,这主要是网络从web1.0到了web2.0时代。因此,当多个竞争对手都在说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时候,我们到底该信任谁?于是就有了借助权威机构背书,到了第三方说了算的时代。比如政府背书、媒体排名、专家证言以及明星代言等等屡见不鲜。而随着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微信微博的广泛应用,是不是权威机构认可的品牌就是公众信任的品牌同样受到质疑。几年前曾经有一个城市的工商局授牌的“无假货店”被消费者发现有假货出售,结果除了被摘牌外还连累了主管市领导出面向公众道歉,那这样的背书你还能信任吗?而对于有些所谓权威的品牌认证机构,且不说你的评价体系本身存在着多少主观因素,仅从调查数据来源上看就有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