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11月,每天在网购平台逛一逛几乎成了很多人的“仪式感”。当然,不只是把心心念念很久的好物加进购物车这么简单,列下必买清单,研究各种攻略,货比三家,计算优惠,领券、预购、付定金……一系列流程下来,简直比学生时代做道数学大题还费脑筋。
虽然购物的过程繁琐,但有些东西的价格确实便宜不少。于是,很多准备来年装修的消费者,都会在双十一盘算着,提前囤货,能省则省。观战多年的《北京青年报·广厦时代》,在“买买买”这件事儿上最有发言权。到底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哪些买回家基本不会出问题,哪些后续麻烦事儿一大堆……我们这就一一告诉你。
需测量的定制产品 网购要慎重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冯,去年双十一期间在网上订购了某知名全屋定制品牌的促销套餐,一口价不到两万块钱,里面包含20平方米随意搭配的全屋家具定制。谁知这看起来比实体店便宜不少的套餐,把小冯给折磨惨了。前期在网上领券、交预付款、参加各种活动已经让他头晕眼花了,套餐里说是电视柜、餐边柜、入户柜、书柜、衣柜等随便挑选,真正测量完才发现,20平方米说的是总投影面积,想要的家具定制全了肯定不止这个数。但每个合同限购一套,剩下的定制产品及稍微好一些的柜门、五金件都得单花钱。最后都算下来,加上赔上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去实体店踏踏实实选一套来得轻松方便。
要知道,即便在实体店选购全屋定制产品,都是件劳神费力的事儿,从测量到设计,从选择款式、五金件到敲定合同,从交付安装到维修售后,能否做到让消费者百分之百满意谁也不能打包票,更何况在互联网上两眼一抹黑地下单呢。
那么,有哪些东西最好在需要的时候再去实体店选购,尽量避开双十一呢?《广厦时代》做了如下总结:
◎橱柜。橱柜产品涉及家中的水电改造等复杂环节,在贴好地砖、墙砖等还要进行复尺,几乎牵扯了大半个装修流程,需要专业人员线下的严密配合。即便是知名大品牌,也难保不出差错,一旦出现问题,会对产品呈现效果影响较大。
◎门窗。从防盗门到卧室门、浴室门、推拉门,以及铝合金、塑钢窗等,家家尺寸都不同,是非常典型的非标准化定制产品。随着产品种类的越发丰富,不同材质的花色、质感,静音门锁的升级换代,都需要现场体验、感受,线上购买难免出现失误和偏差,促销期间商家的文字游戏也容易迷惑消费者。
◎大件卫浴产品,如淋浴房、浴缸、马桶等。淋浴房是玻璃制品,考虑到玻璃材质不同,涉及使用安全和定制等方方面面,建议依照实物进行购买。马桶、浴缸等陶瓷制品也属于易碎品,如果从网上的第三方卖家购买,运输、安装、售后等可能都会与实体店销售有所差别,一旦出现问题,不仅难以界定责任,退换货流程也会比想象中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