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他的心里只有一颗小小的核桃;13年,朝天核桃产量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13年,他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全省内业内精英。
他,就是广元市科技特派员孙亮。
靠山吃山 建群众的绿色银行
“2005年,朝天核桃荣获第二届西部国际博览会金奖!实在是太令人振奋了,这更坚定了我们科研团队的信心。”孙亮回忆起刚到朝天工作时的情景,黑里透红的脸庞一副厚厚的眼镜,透出几分儒雅。
2004年,孙亮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被作为人才引进到朝天区工作,成为朝天区核桃科研所(原林果科研所)里的一名技术员。
“当时,群众大多是利用田边地角零星种植几颗核桃树,并且疏于管护,几乎都是靠天种、靠天收。”孙亮介绍,朝天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光照适宜、雨量充沛,土质以黄壤为主,中性偏碱,钙质丰富,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境内先民自古就种植核桃,作为油料的重要补充,但在种植和管理上一直很粗放。
发挥地域优势,改良核桃品种,强化科学管护,做大做强核桃产业,让朝天群众拥有自己的绿色银行,成为孙亮心中最大的一个梦想。
2009年,孙亮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林业工作的热爱,被任命为朝天区核桃科研所副所长,全面负责科研所工作。
从此,他带领科研所一班人,风里来、雨里去,实地考察、编制规划,争取政策支持、做群众工作……核桃被作为全区五大特色农业之首率先发展,种植面积连年递增;群众种植热情持续高涨,专业村、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零星种植变为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种植。
截至2017年底,朝天区核桃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核桃产量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产值22亿元。先后建成万亩核桃乡镇12个,千亩核桃专业村110个,核桃生产大户600余户,全区人均核桃面积达到2.5亩以上,核桃产业已真正成为群众的精品农业产业、致富增收产业。朝天区也先后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核桃之乡”和“全省现代林业重点县”。
技术创新 老树发新枝长金果
“春天满树花开、夏天遍地落果,农户没了兴趣、产业也就搞不起来。”孙亮介绍,虽然朝天自古种植核桃,但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方法。
“要想核桃产业发展好,首先要让群众看到有法搞。”从川农大毕业的孙亮更深信只有‘科技攻关’才能拯救产业。他带领科研团队在积极向省林科院、川农大专家请教的同时,更虚心向当本地核桃“土专家”取经,着力破解病虫害难治和挂果率不高的难题。
翻山越岭找药剂、翻来覆去做实验、反反复复改配方……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科研团队最终研制出“朝林1号(B型)”等新型林药,有效防治果象、根象、云斑天牛、木蠹蛾等害虫,使核桃保果率达95%以上。
“要提高核桃单产,单攻克了病虫害防治还不够,还必须要对品种进行选育和改良。”在孙亮的主导下,成功选育出了“硕星”、“夏早”、“蜀朝2号”三个省级优良品种,“用于方块芽接的接口取形导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研究提出了“本地核桃实生苗造林做砧木+本地良种嫁接改良”为核心的核桃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如今,朝天核桃投产期由过去的10年缩短到了6年,核桃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座果率由过去的不足40%提高到90%以上。
多年来的心血和汗水,让孙亮成为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都十分丰富的“核桃专家”。他先后荣获第十四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四川省林业产业工作先进个人、市第八届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主研的《朝天核桃品种培育及产业开发》《朝天区核桃品种选育及芽接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
送教到家 让人人都成为专家
“我们通过现场培训会,让群众尽快掌握接穗经济、工效高的嫁接技术,早点得到实惠。”3月12日,在朝天区羊木镇核桃品种改良技术培训现场,孙亮对穗条选取和切穗,嫁接清砧、选位、削口、插接、绑缚等操作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手把手”传授芽接新技术,为200多名核桃种植户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技课”。
其实,像这样的“田间课”,孙亮每年都要上近百堂。在核桃栽植、嫁接、春防、冬管的关键时节,他和他的团队总是活跃在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技术现场培训,耐心地向群众讲解技术要领,手把手地传授嫁接技术。
“多亏了孙老师手把手的教我,才掌握了核桃嫁接和管理全套技术。”朝天区蒲家乡何首军是朝天区培育出的核桃“土专家”,说起如今的变化,他很是感慨。如今,他家的核桃全部按技术要求进行防治和管理,每年至少能卖4万元,加之在阆中等地当技术顾问,一年还能挣六万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目前,全区18万农民中,有10万人参与核桃产业发展,培训“技术明白人”达4万余人,实现了每户至少有1名会操作、懂管理的“明白人”;组建核桃丰产技术推广专业队60余支;核桃技术骨干由10人增加到350余人,为全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核桃领域的科技特派员,他时刻把群众对产业的技术需求记在心里,通过不断探索总结,组织编制了规范实用、易于掌握的《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莫看这个本本小,如果把哪个细节搞忘了,我就拿出来照着再学一遍就是了。”朝天区转斗镇较场村村民全光明手里的《核桃栽培技术规程》已经被翻得皱皱巴巴,他介绍,以前自己不懂技术,核桃产量低,后来他在镇上、村上都听过孙亮的课,还送给每个人一个小本本,让大家随时能拿出来看看。“效果好得很,昨年打了1000多斤核桃,卖了9000多元。”(记者 张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