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产业链” 串起农民“致富链”
——苍溪县百利镇“一村一品”赋能乡村振兴
詹磊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怀英
美丽庭院果蔬飘香、村村铺通条条坦途、乡村旅游红红火火……盛夏时节,走进苍溪县百利镇,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全面展开。
特色小水果 为“甜蜜”生活加分
走进高玉村耀德杨梅家庭农场杨梅产业园里,阵阵果香扑鼻而来,10余名村民穿梭于杨梅树之间,动作娴熟地收获着杨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在这和城里上班族一样,按时上下班。月工资有5000元,一年可挣60000元。在这里我把钱也挣了,还把家照顾了……”刘刚是高玉村人,自2018年耀德杨梅产业园开始建设以来,他就在园区里工作,主要负责园区日常管理。
2018年,青年大学生仲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成立耀德杨梅家庭农场,流转撂荒土地1000亩,建成173亩杨梅特色产业园,还种植苍溪梨、柑橘、李子、枣子及林下农作物等800余亩,建园至今总投资780余万元。2020年7月,耀德杨梅家庭农场被县农业农村局命名为“家庭农场县级示范场”,2021年8月被市农业农村局命名为“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场”。
“今年杨梅初投产,大概可产5000斤左右,20元一斤,可卖10多万元。我们种了3000多株树,丰产时一棵树产20余斤,总产量可达50000斤。”仲耀告诉记者。
种植“浮板稻” 为农民致富铺路
链接浮板,秧苗插进小桶,放置在浮板上……在高玉村水产养殖基地,村民们正在种植“浮板稻”。
“农忙完了,就在附近挣点闲钱。我们在这种‘浮板稻’,可挣工钱60元一天,我已经做了10多天。”村民张德炳一边将秧苗放在浮板上,一边对记者说道。
据介绍,“浮板稻”主要采用水面种稻、水下养鱼,不用施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种出来的稻谷是绿色食品。在大面积收割稻谷时只需把固定的绳索松开,将浮板拉至岸边即可进行收割。近年来,百利镇已在高玉村、李家河村、观音村种植浮板稻1.6万平方米。
“‘浮板稻’是我们镇的主导产业。根据目前秧苗长势情况来看,稻谷亩产可达600斤。‘浮板稻’种植,不仅能解决村民临时就业,还能净化鱼塘水质。”高玉村党支部书记张保介绍说。
据了解,近年来,百利镇环嘉陵江产业带苍溪梨产业1850亩整体提升,预计年产量60余万斤;建成高玉杨梅180亩、涧溪桃200亩等特色产业,通过组织集中采摘、电商销售、超市订购等方式,今年已销售杨梅1000斤、涧溪桃3000斤,增收3.05万元;种植“浮板稻”,实现“以鱼养稻、以稻净水”的良性循环,预计今年可产大米1.2万斤,可收水产30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