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一代“彩电大王”落幕,长虹不再长红
来源:投资家网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2239天前 | 4214 次浏览 | 分享到:

  02

  先王西南,再定中国

  长虹走向巅峰靠的是一把价格利剑,这与倪润峰密不可分。

  倪润峰的野心,从一开始就显露无疑。他制定了“先王西南,再定中国”的战略,力图将长虹做到全国第一。

  但长虹想要在中国彩电业脱颖而出并非易事。1988年,中国电视机市场被日本电视所主导,国内彩电市场处于隆冬之中。为了打破僵局,先拔头筹,经过几个月的深思熟虑,倪润峰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面降价,率先向消费者让利。通过降价,长虹在当年实现了1.97亿元的利润。

  随后国家出台了关于彩电降价的决策,同行闻风而起,但此时,长虹库房内积压的20万台彩电早已销售一空。这也是国内家电业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降价。

  此后,长虹影响力与日俱增。1994年3月,长虹挂牌上市,成为沪市第一蓝筹股,市值3690亿元。

  1996年,国内彩电市场再一次惨遭国外彩电围攻。倪润峰宣布,长虹所有品种的彩电,一律大幅度让利销售,每台让利150元至850元。1999年4月,长虹再次宣布对所有生产的各型号彩电进行全面调价,下调幅度最高达1000多元。

  通过三次价格战,长虹彩电发展成了一个实力雄厚、在同行中首屈一指的知名彩电品牌。企业资产从1400多万元增长到130亿元,品牌价值飙升至260亿元。倪润峰也在业界稳居一席之地,打下了一片江山。

  03

  蝉联20年销量冠军

  一剑定乾坤。

  价格战之后,长虹彩电的市场占有率由16.68%增长到31.64%,最高时曾达到35%。当时,国内市场上每销售三台彩电,其中有一台就是长虹。

  1997年中央领导出访拉美时,长虹彩电开始出现在国礼名单中,这可以说是长虹彩电第一次走出国门。随后,在1999年的广交会上,外商与长虹签订了总价值2400万美元的订单。长虹逐渐成为民族品牌的象征。

  当赵勇接替倪润峰成为新的掌门人之后,长虹延续了良好的发展。

  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长虹一方面将产品组装积极向上游延伸,加速科研开发。2004年,长虹CHD34100C和29100C高清读卡电视全面上市,填补了国产数字高清读卡市场的空白,属国内首例。

  另一方面,长虹加紧步伐进军冰箱和电视领域,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收购了美菱电器(000521,股吧)和华意冰箱,完善了“黑电+白电”的产业布局。

  此时的长虹,外界都认为它延续了倪润峰时代的辉煌,直至2009年,长虹在国内市场上保持了连续20年的销量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