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西方人发明的名词,至今仍没有标准答案。而中国人认识品牌只不过几十年。我们更应该知道,品牌是当今世界唯一能够集思想、理论、精神、文化、财富,以及国家兴衰于大成的最好载体,当前中国不缺少思想和文化,唯有缺乏的是品牌心经。
十几年来,笔者接触了众多中小企业家,他们认识的品牌建设,大多数至今仍停留在品牌形象(VI)和营销策划等层面,很少人真正懂得运用品牌规律和内涵来建设自己品牌。
随着数字化新时代来临,市场竞争和场景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革命,很多企业跟不上市场的快速节奏,比如,移动互联、渠道变革、物联网场景变换、个性化消费需求等等,造成产品严重滞销,或者销量迅速地下降,企业家们变得无计可施,十分迷茫,为什么呢?这是企业长期积累的“重营销轻品牌”的爆发症,甚至,很多企业家们受到“做好营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现实主义影响,根本没有长远战略,严重缺乏品牌心经建设自己品牌,利用眼前利益博弈长远利益,哪有不败之理呢?
正如说“不进则退”。在数字化新时代,守业是守不住的。唯有品牌和创新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法宝。如今的数字时代,才算是消费者真正主宰的新时代,以前企业的品牌建设,大部分是产品思维强加给消费者,完全没有从消费者个性化角度来建设品牌,更多是商业模式的模仿和创新,或者做某个爆款产品来经营品牌,显然没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比如,共享单车OFO和摩拜品牌,为什么短时间没落呢?在共享经济 、一公里城市“痛点”、移动互联、技术整合,以及风投资本的推动下,共享单车短时间内遍布城市大街小巷,这种不成熟的商业模式的爆款产品,显然违背了品牌规律,哪有成功的基因呢?
当时,OFO和摩拜公司得意忘形地公布每天2000万流量的时候,我曾写文章告诫他们:真正的品牌,是要经过时间和市场磨炼及检验的,不要短时间营销成功,沾沾自喜,提醒他们更加要注重品牌管理和建设,做好自己。可惜,如今的OFO单车负债累累,举步维艰,而摩拜品牌也难逃被美团收购的命运。
目前,中国品牌缺乏心经是客观事实。无论从企业家对品牌哲学认识,还是品牌创新理论体系来看,中国确实严重短缺品牌心经和人才。
大家知道,品牌的创建是从企业的核心价值、信仰、企业家格局等方面决定的,而不是金钱、经验和技能所导致的。有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会有正确的品牌战略和战术策略,才能够构建独特的品牌体系,为此,任何品牌的创建,都要有自己差异化的品牌心经。
比如,十五年前,我曾辅导过一家刚创业的加工企业,一开始就用品牌高度建设该企业品牌,从品牌规划、营销策略、广告诉求、品牌差异性等方面,全面辅导执行,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加工企业,只要做好品质就可以了。
事实上,经过长时间考验和证明,如今该品牌生存的很好,逐步成为了某细分行业的领导品牌,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而同类的很多加工企业早己破产了,可见,“风物长宜放眼量”,品牌价值的真正魅力呀!
近几年来,很多中小企业确实日子不好过,特别是没有战略和品牌意识的企业,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中小企业老板,不是从企业品牌内核找原因,而是到处烧香、求佛、看风水等等,以求神灵保佑品牌发展,取得心灵慰藉,令人啼笑皆非。
其实,品牌就是一种信仰和修行,也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如果一个品牌没有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最终会被消费者抛弃,一些品牌突然倒塌,比如,长春假疫苗事件、三鹿奶粉等等,就是没有信仰和修行的恶果;如果一个品牌没有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就像没心没肺的躯盒,又有多少价值呢?如果企业老板对思想、文化、道德不感兴趣的人,即使攒了很多钱,最多算是能干的人,绝不是有深度、令人尊敬的人。
比如,为什么刘强东美国性丑闻事件,对京东品牌的伤害很大?尽管美国法院没有起诉他,但消费者内心自有分数;阿里巴巴的马云,为什么受到联合国和众多国家领导人欢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为什么在强压力下表现的那么自信?这就是企业家的格局。
而做品牌的根本,就是做好自己,如果把事做到极致,那么财富就会自然而来;做好自己,也是哲学的境界,把品牌文化经营好,结合市场变化,并把它修炼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心经,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无比强大。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生命的,只不过人类不懂其他事物的语言。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内核,就是做好自己,如何做好自己?靠的是品牌心经,从“钱——事——人——命——道”循环而已,中国品牌至今不够强大的原因,很多企业家仍然没有悟出品牌的真谛,缺乏品牌信仰和修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