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市场环境下,尤其是传统产业在产品质量、产品功能不相上下,这种情况下比拼更多的是品牌,比拼更多的是品牌之魂的体现、展示、表达和演绎。
前面说过我们的大多数品牌没有魂或缺少魂,其主要问题生产在我们的品牌价值主张与消费者预期的,与广大目标消费群体头脑中的原有的东西不符,或让预期客户及广大目标消费群体在心理上产生不适之感。其主要原因其价值主张一是调门高,二是抽象多于形象,三是表现模糊。
总之,高调、虚无、遥远、这种从企业、从策划人的角度看上去是金玉其外,但从市场、从顾客、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却孕育了败絮其中。因为不切实际的品牌价值主张往往给人以与己无关之感。如,从“蓝瓶的”到“蓝色经典”;从鲁花的5S压榨,到最近创维的云语音、云交互,还有汾酒空洞无物的“汾酒,中国酒魂”。更有甚者的是以前纳爱斯那句划地为牢的、只能欺己不能欺人的、近乎品牌盲的“用了就离不开它”。
想一想类似上述让人云里雾里的、与人心理上不着边际的、或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脱离实际的沟通方式和所谓的价值主张,它的文化内涵在哪里?它与人的精神世界吻合吗?它能支撑起人的精神生活吗?显然上述沟通方式和品牌价值主张与人的精神世界难以吻合。这就意味着类似品牌就缺少品牌之魂,因缺少品牌之魂就支撑不起人的精神生活,而品牌的绝大作用与功能是用来解决人的精神生活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
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要解决人的精神需求就要解决品牌的神似问题。而要解决品牌神似的问题只有通过精神文化,只有在精神文化的作用下才能深入人的心理,品牌也只有深入了人的心理才有望使品牌产生急功近利的效果。否则可能就是“滴水穿石”,而要让品牌去滴水穿石,几乎可以说把企业累死也难成就一个品牌的。
因此说,品牌建设要遵循品牌自身的内在规律,而这个内在规律主要是要让品牌内涵与人的精神文化相吻合。一个品牌缺少文化内涵,缺少精神内涵,或过于高调、给人以虚无、遥远之感,这样的品牌就容易误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境地,就会给人以意犹未尽,意有未逮之感。
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而文化却亘古难变。因此可以说,品牌的精神文化,即品牌之魂是品牌的制高点。一个品牌若缺少文化内涵或文化内涵与与预期消费者头脑中的东西不对路、不对称,这个品牌注定是一个缺少灵魂的品牌,一个缺少灵魂的品牌实质上注定要长期的停留在品名的阶段,因此这种貌似的品牌也只能靠品名来勉强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