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内因。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苍溪县在要素保障上下了狠功夫:投资6亿元,为项目建设220KV双回电力线路200.3千米和专用变电站1座;投资7000万元,为项目新建日供水1.92万立方米工业供水厂1座;投资9000万,为项目扩建日处理7500立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免费为企业提供1.6万平方米项目临时办公及生活场所……
舍得花钱的苍溪,其实在算一笔“长远账”。调研组在一张展板上看到了一份项目在谈统计表,包括了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片等多个环节。苍溪希望的,是从一块工业硅,裂变出一条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张世忠说,当地正在以打造晶硅光伏全产业链为抓手,聚焦解决县城缺乏支柱产业、缺乏特色经济、缺乏高水平园区等问题。“我们将立足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和公铁水联运联通的区位优势,全力培育和打造硅基新材料百亿产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在苍溪县发展改革局局长王小平眼里,通威绿色基材(工业硅)项目的引入,更是一次难得的“练兵”机会:“过去我们的干部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这种大型工业项目,这次实战可以帮我们锻炼出一支专业化的干部人才队伍。”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苍溪正是用人之时。如今,苍溪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清洁能源及天然气综合利用主导产业,升级做优食品饮料和轻工制造两大优势产业,突破发展硅基新材料和数字经济两个特色产业,构建“1+2+2”现代工业体系。
全力补“短板”的苍溪,收获一个好消息:刚刚过去的2024年,苍溪加快推进包括通威绿色基材(工业硅)项目在内的12个重点工业项目,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8.26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个内陆港“裂变”出腾飞力量
苍溪县内,嘉陵江穿城而过,给当地留下宝贵财富:广元港苍溪港区。
作为嘉陵江流域的港口成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节点。2019年,嘉陵江全江复航,同年6月29日,广元至重庆航线开通,推动嘉陵江常态化通航。此后,新疆等地的煤炭首次由水路运输进入重庆市场。
广元港苍溪港区
过去,新疆过来的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公路运到重庆,成本居高不下。如煤炭经广元港走嘉陵江水路,每吨运输成本将减少17元。
对苍溪而言,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嘉陵江全面通航、通航条件的逐步优化,西北内陆大批货物都可从广元顺水而下。”张世忠介绍,作为广元港第二个建成的港区,广元港苍溪港区已建成4个“500吨级”多用途泊位(中远期停靠1000吨级),设计年通过能力22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