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了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机构,县级按不少于2人、5人、6人标准配备监管、检测和执法人员,乡镇落实2名以上监管人员,村级落实1名协管员,并培训上岗。
建成1个市级农检中心、7个县级农检站、239个乡镇和155个村快速检测点,市、县检测机构全部通过了“双认证”,共认证检测参数1357项。
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了村级协管室,搭建了市、县、乡互联互通的智慧监管平台,购置了移动巡检设备181台套,安装农资溯源终端638台,20万亩生产基地、60%养殖小区实现在线监控,平台年采集数据40余万条,基层日常监管搭上“数字化”快车。
“产”“管”并重支撑现代绿色农业发展
除草剂、杀虫剂、杀鼠剂……在青川县竹园镇姚思成农资超市,各种农资药品一应俱全。在门店前的电脑上,记录着每天卖出农药的名称、剂量、用途,购买人的名字、住址、身份证号等。
“我们销售的每种药都要有出处,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都有监控每天监管,我们的电子台账和手写台账都要完整登记。同时要问清楚购买者买药的用途、开票并实名制登记,市、县相关部门也不定期来抽查销售情况。”竹园镇农资超市负责人姚思成告诉记者。
这,仅是我市严格执行农兽药管理规范的一个缩影。
安全农产品既是管出来的,也是产出来的。
落细落小落地基层监管制度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创建工作纳入政府绩效目标,排名开展年度考核。
建立“一把手”履职报告制度,强化县区政府和市级部门“一把手”责任意识。建立生产经营者公开承诺制度,在每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以乡镇政府为主体,集中开展公开承诺活动。
全市5200多家生产经营主体按照“统一格式、规范承诺、上墙公示”方式,向社会公开承诺,并接受监督。建立飞行检查制度,对乡镇开展“双随机”检查,不断压实基层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约谈制度,构建顺向激励、逆向问责常态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