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来讲,规模法则意味着,如果一座城市的人口规模是本国另一座城市的两倍,它的工资、财富、专利数量、艾滋病病例、犯罪率及教育机构数量都会以近似相同的比例增长(大约是1.15倍),而它的基础设施也会出现相似的节余(大约是15%)。
举例:一个城市到底需要多少座加油站?
我们以书中的例子加油站来看规模法则的应用。
下图是法、德、荷兰、西班牙四国的加油站数量(纵轴)与城市规模(横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数量并非随机变化,而是有规律的。结论是:随着人口规模的变化,加油站数量的增长遵守规模法则。 此图直线的斜率,大约为0.85,比生物体代谢率中的0.75略高。
(加油站数量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
这意味着在规模更大的城市,平均每座加油站服务的人数会更多,每月卖出的汽油数量也比小城市更多。换句话说,人口规模每增加一倍,城市只需要增加85%的加油站。对于超大城市,这个效应将带来巨大数量的节约。对比5万人的小城市与500万人的大都市,为了服务100倍于原来的人口规模,只需50倍于原来的加油站数量。
当然,其他的城市基础设施遵循同样的规模法则,如电线、道路、水管和燃气管道的总长度等。
案例扩展:一个城市开多少家星巴克是合适的?
星巴克作为一个企业,如果扩张在一个城市的门店数量,是凭感觉还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将星巴克作为一座城市的基础设施,我们就可以应用规模法则。
根据大众点评数据,上海目前有738家星巴克,2018年末,上海人口是2400多万人。当然目前上海星巴克还没有饱和,假设1000家门店为饱和数字,即每年销售额基本稳定,不再增长。那么你可以依据规模法则,科学地设定其他城市的星巴克门店数量,比如假如中国一座城市为4800万人,那么这个城市的星巴克门店可以节省15%,就是1000*2*0.85=1700家,如果一座城市为1200万人,那么这个城市应该有588家(1000/0.85*2)门店。
商业案例与基础设施可能有所差别,但规律是类似的,有了规模法则作参考,你就不会盲目规划一座城市的扩张量了。
公司的规模法则
一家公司的总收入(或销售额)可以被想象为它的新陈代谢,而支出则可以想象为“维护”成本。通过研究和统计发现,公司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变化一开始符合规模法则,即收入每增长一倍,支出比例节省10%(这个与城市版的15%有一定差距),利润不断上升,公司快速增长。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规模法则失效,收入增长的同时,支出比例不再节省,最终投入与收入之间的差额即利润只能保持线性比例变化,比如2%,直至由于内外环境外边导致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