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结束后,农产品依旧卖不动,农产品的品牌依旧声量小,农民的利润空间依然微薄。
而要改变这种单一的片面的做法,就需要充分考虑构建一个涵盖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顶层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对农产品的品牌设计和品牌运营进行提前规划部署。
并且,一定要关注产品的市场反馈,充分利用抖音电商这样的算法投喂机制,基于营销数据来测试产品投放效果,然后再优化提升,不断迭代。
最后,我们简单小结下,农产品的品牌不应简单停留在“术”的层面,也不应是高大上的政府形象工程,而应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条件和运营条件来系统部署能落地的工作。
只有将农产品更好、更快、更便捷地卖出去了,有了实实在在的营收,农民和消费者才会真正感受到品牌的价值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