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带来的经济价值,正不断地被释放出来。近年来,普洱市充分挖掘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创新推出“旅游+茶”“人文+茶”文旅体验,打造“茶藏古今·道通天下”茶文化品牌,同时将茶文化融入城市空间规划,推广“无界茶生活”,打造“第二茶世”“火塘煮水”等新式茶空间300余家,品味茶文化逐渐成为普洱生活新风尚。
除此之外,云南还在加大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力度,通过建设全链标准,提升茶叶规范、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水平。
2024年,农夫山泉在普洱市、临沧市开建5家烘青茶现代化加工厂;“茶百道”与临沧市凤庆县签署建设“滇红茶园”生产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云南本土茶企龙头也在努力向“新”前行。云南昌宁红茶业集团已建有国际先进的智能化红茶生产线6条、名优茶生产线10条以及全自动化拼配流水线4条,年产能达2万吨,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国际雨林联盟RA认证、欧盟、美国和日本有机茶认证等多项权威认证。“昌宁红”成为全国首家进入德国和波兰超市销售的品牌茶。
针对电商平台发展的问题,云南不少地方也在积极探索与创新,努力让消费者购买的每一款茶都货真价实。
2023年,临沧市双江县政府授权县属国有企业与市场技术团队合作开通运营“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平台,通过“监管前置”“九步选品法”(发布选品公告、企业送品登记备选、备选品一次询价、市场监管标签标识审查、溯源专家组品评推荐、推荐品二次询价、拟选品提交小组审定、选定品留样展示、选定品排品上播)等方式,提升产品品质。
“截至今年3月31日,平台累计直播318场次,共成交22.7万单,成交11.6万人次,成交额达10144万元;平均退货率为9.12%,远低于同行业直播间的平均退货率,累积粉丝数15.5万人。”平台负责人周琦说。
驱动:良种良法创新引领绿色转型
好茶首先是种出来的,就像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为这台“发动机”点火的是科技,是茶叶种植端的良种、良法。
走进位于普洱市思茅区的云南省普洱茶树种质资源圃,一株株茶树正萌发新绿。这里收集保存有2127份茶树品种资源,包括古茶树及濒危品种、野生茶品种、特异茶品种等。多年来,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院已选育、繁育了大叶种无性系良种苗木2.6万余株,在云南省示范推广130万亩。
云南省普洱茶树种质资源圃相关负责人介绍,种质资源圃培育的“雪芽100号”已经成为云南省级主推优良茶树品种。此外,仿古茶园改造技术和栽培型古茶树及古茶园管护技术被列为省级主推技术。
优良的品种和科学的茶园管护技术,为云南茶产业向绿色、生态、有机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云南全省绿色有机茶园面积294.5万亩,有机认证茶园面积189万亩,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的有机之路已经走过了几十年。如今,茶园里又增添了不少现代科技元素。例如,5G智慧茶园管理系统配备了虫情监测、气象监测设备和可视化摄像头,实现环境数据实时监控与精准管理;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建立云南首个有机茶产业科技小院,加速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