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破局:打破传统影像展的边界
在传播渠道上,如何能跨越传统媒介投放方式的边界,把最真实的司机故事展示给大众看?滴滴团队给出的答案是:做一场不一样的“影像展”。他们完全打破了影像展的概念,除了在北京三里屯、成都万达广场等热门商区传统展览,还别出心裁地将整个城市的户外站牌也变成了自己的画架,通过全城街展,让整个城市流动起来,让大众沉浸在这座特殊打造的影像之城,看见网约车司机的车外人生。
线上则在“双微一抖”多个阵地同时发酵,将线下的影展内容运用social话题内容进行线上传播。抖音作为内容首发阵地,源源不断地输出创新内容;微博则以大规模媒介投放的形式,营造“宝藏司机”的热门话题。对比同期投放的榜单其他品牌,“宝藏司机”微博话题热度排名第一,远高于其他品牌话题阅读均值近60%。此外,微信作为观点输出的核心阵地,通过深度的司机故事内容,引发大众共鸣。
此外,滴滴此番借助人民网的新闻视角,发布官媒观察下的网约车司机故事,继续放大在公众之中的影响。
在滴滴端内,也进行了乘客端、司机端双端的大流量同期投放,利用乘客与滴滴品牌最自然的沟通场景,向乘客娓娓道来司机的故事。
一切流量都是为鲜活化司机故事服务,而不是卖弄技巧和创意。
内部教育:用心看见,聆听责任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整个项目上线的第一个环节,滴滴选择了公司内部员工内展。内部大规模的内宣活动,外加举办两场员工内展,内网、APP、员工办公区铺天盖地的宣传,滴滴背后只有一个深意:用真实的司机故事,去教育员工、提醒员工,靠近司机,是每一位滴滴员工的责任。
这次大规模的内宣规划,也体现了滴滴对员工责任意识的培养和重视。比起每天运营面对的理性数据,同样重要的是怎么能在理性展示规则的同时,让员工用更感性的视角去看待司机;唯有这样,才能增加司机对品牌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也同时激发司机提升更优质的乘客服务水准。
初次尝试:期待坚持
这是滴滴首次尝试做司机身份多标签化的传播。同时,我们能看到从去年年底的“城市微光”,到现在“流动的城事•千万司机影像展”项目,品牌对持续挖掘真实司机故事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