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近年来持续升温,消费占比不断增大,成为拉动城市和商圈经济的新驱动。从数据来看,过去一年的步行街升级改造中,夜间活跃度整体提升,晚间10点至12点时间段内的客流同比增长超过45%。
但北京王府井步行街排名倒数第二,夜间活跃度仅同比提升0.1%。夜间支付笔数排名垫底,同比下降0.7%。
2019年阿里巴巴步行街经济报告
尽管夜间活跃度一定程度上受到天气和出行习惯的影响,但也与业态构成及商铺规划形式有关。同样位于北方的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夜间客流活跃度表现突出,接近50%,同比增速也达到7.5%。而夜间消费笔数达51.1%,已经过半。
据了解,西安大唐不夜城商街的措施是,将所有商铺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12点,推出灯光秀、夜景主题表演,在步行街区域增设运动跑道打造城市的夜跑聚集地等。
位于南京的夫子庙步行街也借助秦淮河和贡院文化等自然文化标志,推出夜游秦淮、贡院点灯、汉服走秀等文化活动,夜间活跃度排名提升至第二。
受规划限制影响,其他步行街中酒吧、烧烤、小吃摊等夜间经济的主要承载形态,难以在王府井步行街实现外摆,以集市的形式出现。
除了在夜间活跃度上不景气外,王府井在消费人群年龄分布上也存在老龄化趋势。根据《2019年阿里巴巴步行街经济报告》,11条步行街中,王府井步行街上35-54岁的中年人客流占比达到42.7%,超过第二名成都宽窄巷子5个百分点。55岁以上的客流8.5%,仅次于上海南京路,排名第二。
2019年阿里巴巴步行街经济报告
中老年消费群体的集中虽然推高了商圈的消费能力和客单价,但整体上也使得商圈及入驻品牌的创新缺乏动力。
烂尾项目老大难 北延工程效果微弱
此前,全球房地产服务咨询公司戴德梁行北区商业地产部主管孟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目前国内步行街改造的几个难点,分别是,产权分散、文保问题、长短期利益平衡问题和交通规划问题。
其中,产权问题在拥有悠久历史的王府井大街中有所体现。瑞蚨祥、同仁堂、内联升等北京老字号门店尽管都在步行街有独立门店,但因历史原因分散在商街各处,并没有形成集聚效应。
王府井步行街北延段于2019年底开街,北京著名的天主教堂东堂也进入到步行街范围。这样的调整显然对消费者由南往北的引流起到不小作用。
但东堂正对面的烂尾建筑,让王府井步行街的整体外立面感官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