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质造中国品牌
来源:中国品牌杂志社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2196天前 | 2927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2013年到2018年,5年间三届中国质量奖,不仅开创了中国质量发展的新历史,也是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推动质量强国建设,迈向质量时代的一个见证。

  大国之基,重在质量;质量崛起,强国之要。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质量强国战略,“中国质造”也逐渐在海内外深入人心,“圈粉”大批用户。从“制造”到“质造”,一字之差,却折射出中国制造领域的巨大变革,同时也为塑造中国品牌、提升中国形象打下坚实基础。

  2013年12月,首届中国质量奖颁奖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45家组织和4名个人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和提名奖。国务委员王勇出席仪式,并为获得首届中国质量奖的组织和个人颁奖。王勇指出,中国质量奖孕育多年,在北京航天城举行首届中国质量奖颁奖仪式,这是对中国航天最好的奖赏。中国航天事业在50多年的发展中积淀了许多经验,最值得总结的经验之一,就是质量文化和一整套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就是始终坚持质量是第一。颁发首届中国质量奖,是宣传中国质量、展现“中国制造”良好形象的好时机。他强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离不开质量支撑。

  2016年3月,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引导,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健全质量标准,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示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名单。根据此次公示的名单,第三届中国质量奖的获奖名单为9家组织和1名个人,提名奖的名单是80家组织和9名个人。参评组织范围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建设行业生产经营组织,国防工业、武器研发制造维修设计单位,医疗机构(仅限医院科室和专项医疗团队),教育机构(仅限小学、初中和职业技术学校),“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政府,一线班组(包括各领域QC小组)等。参评的个人范围包括各行业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各类组织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领域专家学者等。

  从2014年到2018年,4年间三届中国质量奖,不仅开创了中国质量发展的新历史,也是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推动质量强国建设,迈向质量时代的一个见证。

  进入质量强国时代

  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中国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初期,许多企业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此后40年,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氛围日益浓厚,出现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2016年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建设质量强国。201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明确写入“十三五”规划,意味着我国将在今后的5年中,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从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到全国两会报告,质量强国正成为高频词,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质量的高度重视,从建设质量强国到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表明质量强国建设正成为我国的重要国家战略。

  《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背后,我国正在通过多种举措,助力“中国制造”完成一场“品质革命”,打造更多“中国品牌”,建设质量强国。

  近十年来,从注重产量到强调质量,中国品牌的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据英国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在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只有15个,占全球总数比重仅有3%。2018年,有66家中国品牌上榜,占全球比重提升为15%,跃居世界第二位。而在未来,中国在打造中国品牌、世界品牌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航天、中国蛟龙、中国水电站……这一个个令人自豪的超级工程背后,是质量提升与技术创新的驱动。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发展迈入快车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增速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日前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再创新高,上升到第17位,成为首个也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部署的丰硕成果。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刊文称,如今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纳米技术、绿色能源技术和生物工程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进步。中国城市和企业令人惊叹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构成了中国的“新面孔”。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关键举措。“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质量强国。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连续7年全国“质量月”的主题都会出现一个相同的“主线”:建设质量强国。

  今年4月,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据了解,新组建的市场监管总局整合了涉及原国家工商总局职责、原国家质监总局职责、原国家食药监总局职责、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商务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以及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总局将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统一登记市场主体并建立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承担反垄断统一执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说,总局还负责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全国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伍,“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守住市场监管安全底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七八个大盖帽管不住一顶破草帽’,过去市场监管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几个部门虽各司其职,但存在职能交叉、多头执法、互相推诿等监管难题。不能有效高效地对市场进行监管,使得我国消费环境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张茅表示,在大市场监管时期,市场监管部门将立足统一协调的执法体制、规则和程序,顺应百姓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建立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全过程的商品质量监管机制,为群众创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下一步——

  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加强日常消费领域市场监管,围绕消费领域突出问题,建立联合打假工作机制,加大重点商品质量抽检力度,强化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特别是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监管,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加大消费维权力度。

  让消费者“用得放心”。重视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提升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消费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水平,强化计量基础,服务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维护好消费品安全。

  书写创新创造奇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复兴号列车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充分展示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活力。

  近年来,中国加快贸易优化升级,鼓励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品牌产品出口,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带动中国出口商品从低端向高端迈进。例如,在智能手机领域,去年全球1/3的出货量由中国品牌贡献;在人工智能领域,大疆、摩拜单车等品牌更在海外人气不减。而神舟飞船、天河计算机、北斗导航等一张张响亮的“中国名片”,更成为“中国创造”的有力见证。这些创新成果的涌现,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产生了“再认识”——“模仿跟随”不再是中国产品的代名词,“创新创造”才是其核心竞争力。

  新时期的“中国品牌”,正逐步甩掉“贴牌”“代工”“廉价”等标签,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而海尔、格力等作为其中的代表,正以领先的科技基础做支撑,书写着中国制造业的品牌传奇。

  以海尔为例,之所以能在全球家电领域成为佼佼者,或许与其品牌的创新基因和多年来积累的整体科技实力有关。青岛海尔方面表示,自1984年创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理念,驱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成立的30多年时间里,海尔一直在产品研发上狠下功夫。

  从1992年开始,华为就坚持将每年销售额的至少10%投入研发。用华为内部的话说,“什么事情都可以打折扣,但研发的10%投不下去是要被砍头的”。今年,华为承诺将在研发方面投入150亿至200亿美元。

  “坚持只做一件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这样解释华为的成功密码。30多年来,华为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既坚守产品质量,又积极技术创新,坚定信心朝前走。

  华为的发展凸显了中国企业全力聚焦产品质量和企业创新的决心,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国整个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转型。

  华为在深圳成立之初,珠三角地区还是大家心目中的“世界工厂”。如今,珠三角已聚集了大量科技创新企业,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也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了动力。

  除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成果之外,中国桥的创新成果也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耀眼名片。60年前,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需举全国之力;60年后,一座座大桥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峡谷,不断刷新世界之最,成为中国亮丽的“新名片”。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刘自明表示,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幅员辽阔的建桥需求,为中国桥梁建设创新提供了强大保障与广阔舞台。中国桥梁正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中的创新力度与速度。在装备上,国产化的大型桩工机械、施工船舶、运架梁设备等先进建桥装备,使大型桥梁建设从武汉长江大桥时需举全国之力,变为现在一家企业就能像“搭积木”一样同时建造上十座大桥。

  帕德玛大桥横跨帕德玛河,这座桥让孟加拉国西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之间被连通,两岸千百年来靠摆渡过河的场景已成为历史。

  3年项目跟踪、1年投标,最终,中铁大桥局在与韩国现代公司等国际知名桥梁建筑商竞标时,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商务谈判一举拿下造价100亿元人民币的帕德玛大桥订单。这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与韩国三星等世界一流建桥企业同台竞技,拼抢到的最大一单建桥项目。

  面对这一世界级建桥难题,中铁大桥局的工程师在设计时采用了预制桥面板900米一联整幅全预制、再全胶拼等创新技术。分析大桥所在地质、进行理论计算,工程师们拿出了被称为“技术之最”的主桥水中墩的钢管桩施工方案:主桥40个水中墩,每个墩子的6根钢管桩如定海神针般深扎帕德玛河地层,支撑起这个“庞然大物”。如今,桩内取土、桩底压浆、桩内填砂等创造性工艺已申报国家专利。据估算,进行钢桩处理和再加工措施后,工程成本节约空间极大。

  啃下硬骨头,破解技术困局,中铁大桥局的创新成果得到国际业界认可。如今,按中国标准建设的“中国桥”已遍布亚洲、非洲、欧洲等大洲。伴随着中国桥走出国门的还有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航天、中国蛟龙、中国水电站等等一个个非凡的“上天入地”超级工程,这些令人自豪的中国工程背后是质量创新与质量提升的驱动。

  换发企业质量生机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千百年前,精美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等中国优质产品就走向世界,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这是去年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开幕时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谆谆话语。

  此次公示的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正是对中国质量的生动诠释。以潍柴为例,众所周知,潍柴全系列道路用发动机不仅排放指标均满足欧6洲排放标准,满足美国EPA 2017排放标准;噪声指标满足ISO 6798要求,常用工况噪声均比竞品低。更重要的是它的产品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达到4000小时,B10寿命达到180万公里/30000小时,换油周期12万公里。与世界同行产品指标相比均达到了先进水平。

  中国地域辽阔,发动机工作环境复杂,温度从零下-45摄氏度到零上50摄氏度,海拔覆盖0-5000米,存在沙尘、高湿、高盐等很多极限环境。国外有些发动机到中国后非常不适应,但是潍柴发动机为什么可以适应? 核心在于其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

  在潍柴,一支特殊团队——“三高”试验队的故事被视为“潍柴质量”的重要支撑。他们由一群年轻的工程师组成,各种极限环境下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在中国的最北方开展寒区试验,温度最低能降至零下45摄氏度。他们在人迹罕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开展高原试验,最高到达海拔5000米。他们在中国西北的戈壁沙漠,被称为“火州”的新疆吐鲁番进行高温试验,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接受了中国极限环境洗礼的潍柴发动机注定了它的高质量。

  今年1月,格力中标全球最大光伏空调项目,落地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世贸中心,强势登陆全球标准最为严苛的美国市场。频频中标国内外众多标杆工程,格力到底有何“秘诀”?质量,正是格力电器蜚声国内外市场的那个“关键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话一语道破:“质量关系到两个生命,一个是消费者的生命,一个是企业的生命。”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利润微薄等发展困境。对格力来说,靠质取胜是其成功突破发展瓶颈的不二法门。多年来,格力紧抓机遇,视产品质量如生命,在质量建设上常抓不懈,凭借着以优质的产品突出重围,逆市上扬,让世界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

  在格力的经营理念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精品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企业”。可以说,格力式的发展,正是一条不断夯实质量基石的质量立身之路。1995年,格力电器建立了制造行业独一无二的筛选分厂,对进厂的每一个零配件进行严格检测;2012年,董明珠提出“以品质替代售后服务,最好的服务就是不需要售后服务”的质量管理方针,并组织公司中高层及质量管理技术人员提炼总结了“四纵五横”管理体系;2015年,格力提出“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品牌定位,在20多年对品质不懈追求的基础上,“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格力完美质量管理模式也最终形成。

  不难看出,格力从产品的源头到生产的各个细节都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正是这种精准高效的质量管理与创新,确保了格力产品质量的高度稳定和领先水平;也正是这种对质量的孜孜追求,让全世界从用上中国造,到爱上中国造。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让世界以优质定义中国制造,毋容置疑,格力如今已成为中国质量的代表。

  作为中国毛纺行业唯一获得世界品牌、中国质量奖的企业,江苏阳光集团获评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实现了中国纺织业在该奖项上的“零突破”。“把产品当作精密仪器来做”是江苏阳光集团多年来的质量价值理念,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江苏阳光集团从原来的乡镇企业,做到了今天的世界品牌。

  多年来,阳光集团坚持打造“从羊身上到人身上”的完整产业链。面对变幻莫测的毛纺市场,阳光却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以管理链条带动质量链条的发展之路。

  阳光集团在生产各环节中,对于质量管理极为严格,制定了“前道指导后道”制度,即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检测中心进行相应的产品检测,检测数据给后道工序作参考,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调整相应的工艺手段,确保每道工艺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阳光集团不断完善体系管理内部审核机制,整合质量、环境和标准体系,对协会、科室统一实行滚动审核。通过逐月分次审核、分段总结点评,查找不符合项,推广管理亮点,促进管理方法的改善。

  如今,阳光集团每天研发50多个面料新品,技术始终保持全球领先水平;以平均每天生产10万米精粗纺呢绒、1万套西服、1亿元销售、1千万元利税的规模,位列精毛纺生产规模全球第一,“精益求精”,阳光人用这四个极具分量的字作为答案。

  培育更多质量工匠

  打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离不开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鼎力支撑。安徽以25条改革举措拓展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广东省成立工匠学院为产业工人教育培训搭建“立交桥”,内蒙古着力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近期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举措,让产业工人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涵养着劳动情怀、激发出劳动热情。

  在当代中国,打造中国质量需要全面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不仅要让匠人在提高产品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要以工匠精神鼓励实业领域引领世界高标准、打造世界名品牌。此次公示的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女技师潘玉华就是大国工匠的杰出代表。

  在2015年的“9·3”胜利日阅兵式上,惊艳亮相的新一代预警机令人印象深刻。预警机是空中指挥所,被喻为整个飞行队伍的神经中枢。而这神经中枢里最精密的一部分器件,全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女技师潘玉华手工焊接而成。凭着一双巧手,工作20多年来,潘玉华焊接了很多我国军工、航天领域先进飞机、卫星的零部件。

  潘玉华所在的军工研究所承担着捍卫国家电磁空间安全的重任。多年潜心修炼,靠着手稳与心静,没有任何机器辅助全凭手感,在一块一元硬币大的电子板上焊接上千根细小的铅柱,潘玉华只需要两个小时,而这一千多次的重复,都保持着同样的精度。

  在潘玉华眼中,“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执着与专注,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入职之初,她也曾因一时粗心大意,导致元器件变成废品。在一次出差中亲眼看见了飞行员的训练后,潘玉华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岗位的重责,“尽管产品制作过程中难免失误,但当我真正看到自己做的东西,谁在使用它,谁在进行操控的时候,我知道对自己要求严格,就是保障使用我们产品的人的生命。”此后,同事们常常看到她为了研究焊接技术和工艺流程独自加班练习的身影。

  向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投硬币,而不让水溢出,可以投多少枚?潘玉华的纪录是45枚。潘玉华说:“这考验的就是手部的动作。只有当你足够轻、足够稳地投入硬币时,水面才会继续上拱而不溢出;但如果手部动作稍大,水就会流出来。”

  工间休息的时候,潘玉华会带徒弟们做投硬币的练习:在已经盛满水的水杯中投入一元硬币,保证水不会溢出。她经常对徒弟们说:“这个就是练的手的平衡感,练观察力……”

  对此,潘玉华的徒弟徐小娟刚开始很不理解,“我觉得我做得挺好了,干嘛还让我重复一遍又一遍。”徒弟的心情,潘玉华深有体会,因为20年前刚入厂时,师傅就是这样要求她的。面对师傅的严苛,潘玉华还掉过眼泪。然而一次到基层部队出差的机会,让她真正体会到了肩上的责任。时至今日,潘玉华仍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头天晚上下了大雪,第二天维修的时候冰冷的飞机,寒风刺骨,烙铁的温度不够,战士们把他们的大衣脱下来,把焊点围住挡风。”

  战士们的真情和对国家的忠诚深深感动了潘玉华,那也是她第一次接触飞机,见到真正的飞行员。飞机修好了,战士们还邀请潘玉华参观了他们高难度的飞行训练,那场面震撼了她的内心。“他们的生命是由我们来保障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如此重要,潘玉华由衷自豪。在潘玉华的感染和带动下,她的徒弟徐小娟也成了厂里有名的技术能手,还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培育工匠精神,在政府层面,应通过质量战略和制度建设,引导全社会尊重和弘扬工匠精神,尊重匠人。在企业层面,应建立培养工匠精神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家应专注产品质量提升,致力于“百年老店”和“隐形冠军”的打造,引领企业提升产品的国际质量竞争力和世界品牌竞争力。

  在中国制造搭乘互联网快车快速转型发展的同时,“大而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痛点。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有超过200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在技术创新、质量控制、产品品质、品牌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容回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这是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之后,再次发出“品质革命”的号召,可以看出中国制造的品质提升行动已时不我待。

  中国企业要敢于做“吃螃蟹”的探路者,更要愿意做脚踏实地的“工匠人”。可以相信,随着中国企业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更多地转移到“品质革命”上来,多在“中国质造”上下功夫,中国制造业必定会实现向中国品牌转变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