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广元保护利用大蜀道文化的谋与力
来源:广元新闻网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757天前 | 422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
提起蜀道,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在广元境内绵延近300公里,沿线分布着众多自然文化景观,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翠云廊、“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的昭化古城、“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的明月峡、“历代石刻艺术陈列馆”的千佛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的皇泽寺,以及古道、古铺驿、古栈阁、古城镇、古庙宇、关隘渡口、战场垒寨、石刻壁画等文旅资源200余处。险峻壮丽的地质景观、秀美多样的生物景观以及丰厚灿烂的文化遗存,共同见证了人文精神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构成了一条承载着千年历史变迁和文化演绎的景观廊道。
连日来,记者就如何保护利用好大蜀道文化采访了市、县区文物文博文史工作者,大蜀道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正在迎来新的春天。
做蜀道资源的守护者 确保文物安全
初步统计,广元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080处、馆藏文物5155件(套)、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多数与蜀道相关联。
广元是蜀道文化的核心走廊,遗产遗存遗址众多,历史文化品类丰富,如何保护并利用好这些资源?人是关键因素。
“文物机构队伍依然薄弱,‘小马拉大车’现象突出。”昭化区文旅体局四级调研员蒲化平表示,目前该区文保工作人员仅4人。针对文保专业人员不足的现状,昭化区创新机制,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文保体系,通过与文保单位所在地乡镇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聘请当地居民参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看护,积极与公安、工商、消防联动协作等方式,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乡、村三级分工负责、文化公安等多部门联动、重点文物专人看管的“三位一体”文物保护体系。
资源多,文保人员相对薄弱,尤其专业人员欠缺,这是行业普遍现象。为此,广元不懈怠,现聘部分有情怀有责任心的文物守护员,把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守护好。
“进一步重视文物安全,是我们文博工作者的底线。”朝天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唐淑英表示,朝天区将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补齐人才短板,加强对文物管理人员、业余文保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文物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将文保宣传浸润到百姓心中,努力做到人人都是文保员,推动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档升级。
皇泽寺博物馆副馆长杨栋认为,保护利用好蜀道资源,首先要厘清蜀道线路的构成、变迁,在标准时间、空间尺度下,确定具体文物点和其它文化遗产,科学合理地划定蜀道文物保护范围,开展同类遗产的对比研究,提炼核心价值。
苍溪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事务中心副主任吴文斌坦言,摸清家底不仅限于数量,还应有体量(总体量、单体量)、相互关系、产生时代、所属种类、历史意义、社会功效等深层次情况。
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理事兼国学委员会主任、广元市国学研究会执行会长陈洪建议,要尽快组织专业团队,完成广元境内的蜀道遗址遗存资源分布的摸底调查,绘制完整的《广元域内古蜀道资源分布图》《广元域内古蜀道线路地图》,为学术研究和旅游开发打下基础。
扩大“文物磁场” 多维度利用转化
只有保护好了,才能充分利用。
“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成果应用在文物保护利用中,加强博物馆智慧化建设。”广元市博物馆馆长王洪燕认为,要利用好“我们的节日”(如博物馆日、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传统节日等),谋划好社教活动、开展好研学活动,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做好文化宣传推广工作,用文物和文化遗产讲好广元故事,传播好广元声音。要继续坚持藏品系统性整理与研究,认真谋划专题临时展览,丰富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我们将通过加强文物安全督察,并做好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申报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采访中,利州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梁宝月告诉记者。
吴文斌认为,要加强文物资源保护,依据历次文物普查,建立文物纸质和电子基础档案,并适时更新完善。抓好文物资源管理和利用,扩大“文物磁场”;抓好史料挖掘和整理,开展理论研究,增强文物学术价值和文化底蕴;抓好文物发声和文物交际,讲好文物故事。
剑阁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近年来作了大量探索,完成觉苑寺壁画数字化采集,编辑《剑门传奇》等丛书,使大蜀道成为教育、研究、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
千佛崖博物馆研究室工作人员舒灵扬表示,学术研究是文物工作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将谋划开展千佛崖北朝洞窟考古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千佛崖摩崖造像北朝洞窟基本情况,加快构建广元地区石窟寺研究保护体系,并尝试探索适合中小石窟考古调查项目工作模式。
“就昭化区而言,要加快建设昭化历史博物馆,精心策展布展,提升文物展陈展览水平。”蒲化平说。同时,支持鼓励文博单位、文旅公司等研发文创产品,依托本地特色精品文物,衍生创意产品,形成独特文化IP,延长产业链,让公众把“文物”带回家。此外,借力电视、动漫媒介,借鉴《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跨界纪实类节目年轻化、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创办一批优质文博类节目,让专家学者走到台前,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创新表达,讲述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解读历史文明的基因密码。
打好组合拳 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兼顾做好蜀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刚刚过去的四川省第十三届(秋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第十二届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嘉宾们都收到广元青川精心准备的“神秘”礼品,那就是具有大熊猫、羚牛及“木椟”等元素的文创产品。
这是广元兼顾做好蜀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创新,让“死的文物”从地面和精神上“活起来”。近年来,青川县以吕不韦铜戈、青川木牍、漆器等馆藏文物元素,创新设计制作了吕不韦铜戈橡皮、木牍尺子、漆器纹饰木梳等文创产品,编辑出版了《青川郝家坪战国墓木牍考古发现与研究》《文脉乡愁秀美青川》等书籍。
青川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总规划师王莉介绍,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让历史文化再“发声”,可以有效宣传地方文化旅游,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近年来,旺苍县在抓好文物利用的同时,开展各项活动,综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该县编印了《旺苍宗祠碑刻拓片集》一书,并与市博物馆联合举办“拓影·寻踪”——旺苍县精品碑刻拓片展;开展木门会议会址纪念馆“红色之旅”签名活动;红城少年红”主题剧目在旺苍中国红军城红军剧场精彩上演,让观众感受到了旺苍红色剧目独特的文化魅力,为红军城景区打造了一个红色文化“打卡点”。
旺苍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何晓军认为,利用文物保护单位展示文物价值,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广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进一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首个实景崖壁灯光演艺秀《剑门长歌》,以穿越剑门蜀道千年历史为主线,点亮剑门关景区的奇幻夜空,让游客在两个多小时内“穿越”2400年的剑门蜀道……
近年来,剑阁县对外展示开放鹤鸣山、觉苑寺等,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在加大红色文物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红色+旅游、农业+旅游新格局。
“要善于运用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采访中,剑阁县文管所办公室主任傅玉斌如是说。
多方联动 让文化遗产“进”万家
采访中,大家一致认为:要借助保护、宣讲、展览、对外活动 等形式,多措并举,多方联动,让文化遗产走进千家万户。
“做好‘米仓道’文化保护、做好红色旅游资源转化、做好文旅融合发展。”何晓军表示,将借力大蜀道文化论坛,加大对县域米仓道的深入研究,理清米仓道(旺苍段)历史文脉,找出沿线遗产、遗存及遗址地,收集好历史故事及文史记载,强化历史遗产的保护,明确沿线保护范围,建控区域并进行公布。
同时,以有效保护红色资源为前提,注重红色资源整合、利用与保护密切结合有机统一,依托“一城一址”大力开发红色旅游。
坚持保护景区文化遗产、村镇原始风貌、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为前提,让文物“活起来”,实现景区文物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陈洪认为,广元最大的文化品牌无疑是蜀道文化,建议通过校地合作等多种方式,借智借力发展,深挖大蜀道广元段的历史文化资源,强化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强市,做到每一处旅游开发背后都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强、旅游更强的发展目标。
王莉还表示,文化的保护利用,要充分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广元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议在今后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加强与新闻宣传媒体的对接沟通,特别在大中型文博活动中,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关注文物、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
“要借助国家、省考古、历史研究学界等外部力量,厘定各类遗址遗迹遗产保护范围,做好规划、整理工作,做好发掘、研究、阐释工作,多角度全方位打出组合拳,把蜀道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推向新的高潮。”采访中,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俞天喜表示,首届大蜀道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对广元市人文历史文化研究、发掘起到引领性的作用,今后将继续办好类似活动,为大蜀道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增光添彩。
相关链接
蜀道是连接古代中国关中腹地与西南区域中心的重要通道,穿越了中国著名的“中央山脉”地区,自西向东排列为阴平道、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被誉为中国古代交通史的“活化石”。阴平、金牛、米仓三道在广元境内贯通南北,其中,金牛道是蜀道体系中开凿时间最早、地位最高的一条,剑门蜀道又是金牛道上资源最富集、最为典型的一-段,广元作为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当之无愧为千年蜀道枢纽。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