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意义,不仅在于人与人的团聚,更在于“心与心的团聚”。就地过年虽然拉开了“物理距离”,却没有改变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因为各地推出的一系列暖心举措,让人们真切感到: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此心安处是吾乡。”今年春节让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吾乡”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个情感概念。“心安”是一种主观上情感需求的满足。只要“心安”,在哪里都是“吾乡”,在哪里过年都快乐、都幸福。从这个角度讲,各地用薪留人,用情留心,尽最大可能确保就地过年的群众安心、舒心、开心,正是让他们感受到“吾乡”的归属感、“心安”的幸福感。
过年最牵动人心的不是“面对面”,而是“心贴心”,是血浓于水的情谊。一些人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他们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却能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照。从某种角度说,就地过年也是一种付出,理应得到善待。很多地方拿出“真金白银”,推出过年送福利、赠送流量包、送爱心饺子、发放消费券等好政策,让人感到第二故乡也是“家”,虽然身在外,年味同样浓。
过年团聚团圆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以人为本。而关心关爱就地过年者,同样是展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和温度。这就需要各地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回应和满足就地过年不同人群的需求,除了物质上的补贴、奖励、优惠之外,更需注重心理上的关爱、精神上的慰藉、情感上的挽留,让每一份乡愁、每一份思念、每一份牵挂都有处安放,让他们感到“不是故乡、胜似故乡”的温暖。
人情浓,年味儿就不会淡。只要有心在,只要亲情在,哪儿都有年的味道。所以说,就地过年无非是改变了形式,而人情味依然如故,甚至更加浓厚。(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作者:郑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