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收藏,这位副馆长颇为自豪。他表示,从传承的角度看,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惯穿中华古今文明的同时,更重要是体现时代精神引领我们文化自信,是爱国爱民的教育基地。
刘万鸣对《中国品牌》记者表示,中国国家博物馆应该是参观者的知识课堂,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爱上博物馆,还要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文物故事。
在他看来,眼下的“文博热”是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的体现。
纵观目前“文博热”现象,从“故宫上新了”到“国家宝藏”、从“带孩子看展”到艺术竞技、从亲子互动再到如今遍地开花的文化节目,文博热浪就像一阵风,此起彼伏。
对此,刘万鸣稍有顾虑,“这种热度是好事,但也有问题存在。比如,做文物类专题文化节目,首先是建立在大量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的,若没有研究,自己都搞不清这些器物在历史上的用途,谈何活起来?”
“让老百姓真正爱上博物馆,绝不能单靠一档综艺节目的助力,更需要博物馆人持之以恒的努力,真正活化文物很难,让文物活起来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刘万鸣说。
04
说教育,做人有“德”才能有“品”
虽然,刘万鸣现在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但同时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他始终认为教师、艺术家是自己最重要的标签之一。
他对《中国品牌》记者直言,“从事教育20多年,我感觉现在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对中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尚存缺陷。”
在刘万鸣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85、90后步入教育的岗位,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品德引导,在网络通信高度发达的今天、真假难辨的信息轰炸下,这些年轻的老师很容易迷失自己。
中、青年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如何保证到位,一直是困扰刘万鸣的问题之一。他说,“老师是学生的灵魂导师,言语和行为对学生文化的认知和各种思想形态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的平时提案《关于加强中青年教师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也是刘万鸣长时间的思考与考察而来的。
“我去延安干部学院学习期间,跟当地的老人聊天,听他们给我们讲当年延安感人的故事,参观延安枣园、抗日军政大学、鲁艺……这种实地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我们单在书本上了解到的中国革命的历程、延安革命精神感受是不同的。教育离开人民群众和生活体验,我想这种教育时间长了会变得苍白。”
刘万鸣认为,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不单单在中小学、大学等就能全部完成的。修德是不分年龄段的,应该伴随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