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示范区的一面旗帜,40年来,中关村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倾注激情和汗水。去年,这里平均每天成立80家科技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8万件,创新之火越燃越旺。这些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创业公司,90%会在三年内死亡。即便如此,无数创业者还是前赴后继,在九死一生中,寻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宝贵机遇。
目前,中关村已经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累计创制国际标准307项。其中,人工智能等部分技术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移动互联网、高端显示等领域开始逐步掌握话语权。
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上市公司、一批独角兽企业……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紧跟技术革命浪潮,突破体制机制束缚,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矢志创新之路。
据统计,2017年,中关村专利申请量7.4万件,获专利授权4.3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8万件。全年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652件,企业累计主导创制发布标准7115项,其中国际标准229项。从模仿硅谷打造“技工贸一体化”,到融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再到跻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行列,中关村这40年来的深刻变化,亦是中国改革开放、拥抱世界的最佳缩影。
如今在中关村,一大批前沿创新成果纷纷涌现。对很多癌症患者来说,可能很难想象,一根直径仅有2.6毫米的消融针,既能加热到80℃,又能迅速达到零下196℃,不但能无痛微创治疗肿瘤,价格还大幅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经过十七年的攻关研究,我国自主研发的肿瘤微创高低温复式治疗设备康博刀已成功完成临床试验,打破了美国及以色列等国家在低温冷冻设备的垄断。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还有京东方。在柔性屏幕生产领域,韩国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这一局面被京东方自主创新的柔性AMOLED面板撕开一条口子。今年一季度,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电脑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并在全球首次实现“8K+5G”直播。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京东方成为全球市场举足轻重的半导体显示巨头。
全球首创量子点光谱传感器、全球首创液态金属电子增材制造技术、国内首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世界最大的人脸识别技术平台……站在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的展厅内,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的创新成果扑面而来。这些企业的高速成长,与中关村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和构建创业生态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