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记者卧底调查发现,江苏无锡两家星巴克门店频繁触碰食品安全的红线。12月13日,星巴克中国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对于报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深感震惊”,第一时间关闭了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赴现场调查。
坊间曾传言,“90%以上的餐厅,经不起卧底”。如今,星巴克成了反面典型: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卖;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涉事两家星巴克门店的后厨乱象令人触目惊心。
如此践踏食品安全底线,星巴克与“三无”小作坊有何区别?记者调查还显示,上述乱象并非偶发,在利益驱使和监管疏漏下,有些门店奉行着食品安全的“潜规则”。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乱象被曝光后,涉事门店相关工作人员还嘴硬称,“门店肯定不存在过期食材继续卖的情况。”
虽然类似丑闻屡见不鲜,但发生在星巴克身上还是让人感到惊讶。一方面,作为全球知名咖啡品牌,星巴克在其官网郑重承诺:“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制定并严格执行星巴克食品安全金标准。”另一方面,星巴克在国内的5100多家门店均是公司直营,不对外开放加盟。“金标准”+“直营”,却在底线问题上“栽跟头”,实在不应该。难道星巴克在也搞“双标”?
事实上,星巴克“翻车”并不奇怪。这并不星巴克首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天眼查显示,星巴克部分门店曾因食品问题被处罚。在互联网投诉平台上,也有多名消费者曾投诉称食用星巴克产品出现不适症状。问题早已出现,警钟频频敲响,只是星巴克未引起重视,或者重视了但无力解决。
星巴克的“金标准”缘何败给了“潜规则”?归根结底,是利益驱使。食材过期继续用、报废糕点再上架、保质期标签随意篡改……涉事门店种种触碰底线的行为,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因为星巴克要考核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门店就处心积虑地美化数据,为此不惜践踏承诺。
在利益驱使下,监管出现疏漏是大概率事件,原本严格的管理制度也可能被架空。比如,在门店主管、店员的“默契配合”下,星巴克的相关制度和标准形同虚设,上级检查人员根本发现不了实际问题。“金标准”落实不到位,“潜规则”就会变得明目张胆。
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痛”。缔造一个品牌可能需要数年苦心经营,毁掉一个品牌则简单多了,一次这样的丑闻足够。一边标榜自己的“金标准”和直营模式,一边频繁践踏食品安全底线,这无异于自砸招牌。公众有理由怀疑,类似乱象并非个别门店独有。
如何把制度和标准真正落实到位,是星巴克等知名餐饮品牌面临的共性课题。近年来,知名餐饮品牌因底线问题“翻车”的案例不胜枚举。除了商家自律,他律也不可或缺,监管部门应创新监管模式,比如健全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让践踏底线者付出更大代价。
从长远看,大数据赋能食品安全管理是大势所趋。无论餐饮企业还是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比如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推广“中央厨房+N”模式等,堵住那些人为的漏洞。(陈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