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点
活动集锦
党建园地
爱上广元造
打假治劣
行业要闻
新品发布
今日聚焦
广元工匠
网站首页
协会简介
会员风采
协会动态
服务指南
管理智慧
通知公告
品牌策划
广元名家
品牌营销
广元名师
地标产品
广元名医
品牌文化
品牌管理
品牌故事
有机产品
品牌策划:李子柒做的泡菜,跟韩国有关系么?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1209天前 | 2493 次浏览 | 分享到:

  但到了18世纪的《增补山林经济》中,朝鲜半岛的泡菜已成了用辣椒、大蒜制成的腌菜。此时的辣椒不再被认为“有大毒”,而是腌制泡菜的必备佐料。

资料图:2020年9月,甘肃陇南市西和县火红的辣椒铺满大山峡谷间。 冯志军 摄

资料图:2020年9月,甘肃陇南市西和县火红的辣椒铺满大山峡谷间。 冯志军 摄

  “菹”是什么?

  事实上,我们发现,在此后朝鲜半岛的一些风俗志中,“菹”(zū)开始具有了“辛烈”的特点。

  但这里的“菹”又是什么?

  今天的大多数人应该对“菹”很陌生了,可在中国史料里,“菹”可谓历史悠久。

  所谓“菹”即是保藏蔬菜的腌藏法。

  《中国食料史》指出,“菹”在中国先秦时已很“普遍”。《诗经》《周礼》中均曾提及。当时,菹是在瓜果蔬菜中加以盐、饭(包括粥、米粉等淀粉类物质)腌制发酵而成的食品。

  这主要是利用乳酸菌将腌制原料中的大部分乳糖分解成乳酸,少部分乳糖由于分解不完全而生成不同的醇,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又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特有的酯类。

  用此法腌制而成的食品呈酸咸味,并有特殊的香味。现代的泡菜、酸菜都属于此类。

李子柒视频截图

李子柒视频截图

  朝鲜半岛的“菹”

  我们再来看看18-19世纪李氏朝鲜的相关文献。其中涉及“菹”的不在少数。

  例如,《京都杂志》对“杂菹”的记载是“煮虾盐汁候清,萝卜、菘、蒜、番椒、螺、鳆、石首鱼,用陶甕和淹,经冬辛烈”。

  而《东国岁时记》中的“冬菹”则更为具体:十月,“以蔓菁、菘、蒜、椒、盐,沉菹于陶甕。夏酱冬菹,即人家一年之大计也”;十一月“用荞麦面,沈菁菹、菘菹,和猪肉,名曰冷面”;十二月“取蔓菁根小者作菹,冬曰冬沉”,“用虾盐汁候清,沉蔓菁、菘、蒜、姜、椒、青角、鳆、螺、石花、石首鱼、盐作杂菹,储陶甕,和淹经冬,辛烈可食。又以蔓菁、菘、芹、姜、椒,沉酱菹食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所用的原料并不仅限于萝卜、白菜等蔬菜,还有鱼、螺这样的水产品;且这里其实都用到了和今天泡菜相似的腌制手法。

  此时朝鲜半岛的泡菜已用到了外来的辣椒,因而其味道“辛烈”。

资料图:2018年,市民参与韩国首尔越冬泡菜制作活动。

资料图:2018年,市民参与韩国首尔越冬泡菜制作活动。

  虽然文献所述菜品在食材及具体手法上有明显的朝鲜半岛特色,但这里的“菹”字恰好说明了其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成书于北魏的《齐民要术》(公元6世纪)已记载有多种菹法。时人做菹菜还常会放入一些青蒿、薤白、豉汁之类的调料。此后中国各代虽对腌制菜品的称呼有所不同,但做法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