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随着社区团购风潮的兴起,互联网买菜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叮咚买菜积极响应“保民生、保供应、稳菜价”的政府号召,日均订单量一度超过50万单。疫情初期的突出成绩,为叮咚买菜积累了不少“补给弹药”。
2020年,叮咚买菜营收突破140亿元,开始走出长三角,在全国快速扩张。
从规模扩张到效率优先
通过产地直采、前置仓配货模式,叮咚买菜坚持发展前置仓业态。
产地直采方面,越来越多的“叮咚农场”在优质生鲜产地陆续启动;前置仓则建立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辐射周围三公里区域,用户下单后最快29分钟即可送货到家。
到2021年底,叮咚买菜到达成立五年来市场扩张的“顶峰”:一度进驻到37个城市,前置仓规模达到1400个。但在2022年前11个月,叮咚买菜陆续撤出十余个城市,仍在运营的城市也各自缩减了前置仓数量。
实际上,早在2021年上市后不久,叮咚买菜就宣布将发展战略转向“效率优先,兼顾规模”。
自2021年二季度到2022年三季度,叮咚买菜毛利率从14.61%提升到创纪录的30.23%,净利润也随之保持连续增长,新的战略见效了。
做强预制菜自有品牌
当生鲜电商赛道每况愈下,叮咚买菜不再追求向资本市场展现“互联网增长的故事”,而是立足零售本身,思考如何卖出更多和更高品牌溢价的菜,以及如何卖给更需要它们的人。
上线预制菜,则成为开辟第二曲线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2021年第一季度上线预制菜,到同年第四季度,预制菜销售已经占到叮咚买菜交易总额的14.9%。2022年2月正式成立预制菜事业部,并将其上升为公司一级部门。
目前,包括四家自营工厂在内,为叮咚买菜生产预制菜的工厂达到40多家。有别于传统零售商“上游给什么货,我就卖什么货”的供销逻辑,叮咚买菜会先确定原料、工艺、毛利率,再寻找适配供应商,用“倒推”式的供应链来控制预制菜的毛利与品质。
截至2022年底,叮咚买菜旗下预制菜品牌已超过10个。此外,通过与餐饮品牌合作,例如与“精悦蓉”联名的干锅牛蛙锅、与“望蓉城”联名的酸菜鱼锅、与“左庭右院”联名的特色牛腩鸳鸯锅,价格都在百元上下,提升品质的同时也带来客单价的提升。
攀升路上永远怀揣梦想
梁昌霖回忆,叮咚买菜曾打过三次关键战役:“2019年在市场强烈竞争下,我们生存下来了;2020年疫情来的时候,我们迅速挺上来,获得了增长;2021年在资本忽然变坏之前,我们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