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土特产因为生长在独特的小环境里,而成为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产品。这些年来,许多地方都想了很多办法,促进土特产走向大市场。这对于促进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交通是农村土特产走向大市场的现实障碍。许多土特产都是“养在深山人未识”,“要想富先修路”是许多农民的期盼。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农村公路通达率已经很高,即使是偏远山村,车辆也可以顺利到达。在打通交通瓶颈的同时,网络基础设施铺展到每一个农村。网络直播成为很多乡村推销产品的重要渠道。
交通条件改善,互联网通达,快递业发展,是推动农村土特产走向大市场的重要支撑。基础条件的改变,解决了农村土特产走出来的困难。但土特产能顺畅走出来,并不一定就能顺顺当当地赢得市场。从走出来到赢得市场,农村土特产还需“赋能插翅”。
什么是农村土特产的“翅膀”?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许多地方都在科技上发力。利用科技成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开发土特产的自觉选择。这无疑是明智而有效的举措。土特产一般都是自然生长的,生于斯、长于斯,多年只有自然进化而很少科技干预。所以,科技一旦进入田野,和土特产结合在一起,往往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衍生出新的产品。科技当然是农村土特产远走高飞占领市场的一只“翅膀”。
同时,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土特产腾飞的另一只“翅膀”。土特产品是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的,同时,也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发展的。在过去多少年的发展中,一个地方的人们在享用土特产的同时,多多少少围绕土特产都会形成一些手艺或者传说。南方人用稻草发展出手工艺作品,北方人则用秸秆编成玩具。这都是农产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今天,随着土特产顺畅地走出农村,在土特产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手艺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甚至能够成为助推产品占领市场的重要力量。
沾化冬枣走向全国,沾化枣木雕刻也渐成气候,枣的故事还能拍成电影,这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在开发土特产品本身的同时,不妨对土特产发展的社会环境也多一分关注。深入挖掘围绕土特产而形成的文化,以现代视角去整理和发展这些文化,就可能找到新的路径。如果土特产能与文化相伴而行,相信一个地方的土特产不但能“展翅高飞”,而且能飞得很远。(魏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