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他山之石:重庆乡村旅游如何塑造品牌
来源:重庆日报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1172天前 | 4746 次浏览 | 分享到: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酉阳叠石花谷景区乡村艺术园。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武隆懒坝随处可见的装置艺术。(受访者供图)

  武隆懒坝的苔藓馆,设计感和体验感都很强。(受访者供图)

  七月二十七日,巫山县骡坪镇大垭村云中花谷,避暑的孩子们在花谷中游玩。通讯员 卢先庆 摄视觉重庆

  白露时节,武隆白马山,层峦叠嶂,烟云飘渺,流绿溢翠。

  天刚泛起鱼肚白,武隆白马镇豹岩村天尺坪村民小组组长张明文就起床了,村民们正等他分配一天的任务——景区保洁、茶园管护、设施维护,大伙干劲十足。

  “今年上半年,我们村民合股成立的劳务公司,就创收了200多万元。大伙有钱挣,自然劲头足!”张明文称。

  事实上,不仅天尺坪村民有此获得感,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融合带动力,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全市已有上百万农民把“泥饭碗”变成“金饭碗”。

  不过,近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与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发布的《西南地区乡村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我市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5个、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条、全国典型案例4个,数量偏少,尚未在全国形成优势品牌。

  我市乡村旅游如何以品牌为纽带对接供需,实现优势优质、优质优价,让从业者分享更多收益?重庆日报记者作了调查。

  问题:景点分散 各自为政

  破解:一条廊道带“火”一座山

  山与云,茶与雾,林与木……9月7日,记者走进豹岩村天尺坪,临崖望仙、幽谷寻涧,恍若置身水墨山水画中。

  这里与仙女山隔乌江相望,仙女与白马的爱情神话也已流传数千年。“几年前,二者的景况却截然不同。”张明文称。

  仙女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风景区,每年吸引成百上千万游客打卡;白马山却因交通闭塞、山高坡陡、土壤贫瘠,村民一度陷入贫困,2014年贫困发生率达11.67%。

  深耕仙女山、错位拓展白马山,以点带面发展乡村旅游,这是2016年武隆区作出的部署。

  2018年,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建成开园。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景区依然接待游客超过25万人次,更在其融合、带动、辐射下,豹岩村成功打造了红茶品牌“仙女红”,兴办了农家乐35家,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6000元。“腰包鼓了,有的村民家甚至买起了两辆小汽车。”张明文说。

  事实上,近年来,因乡村旅游可有机融合乡村风光、现代农业、乡土文化等,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我市各地均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发展得如火如荼。

  但虽然种类全、数量多,名气却不大、景点割裂分散,不少景点游客少、逗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低。

  而旅游经济是典型的眼球经济。一个好的品牌,体现着旅游产品的独特个性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品牌塑造已经成为占领区域旅游市场制高点的关键。

  “白马山开发的成功经验,我觉得最大成功在于,以大旅游带动乡村旅游,把景点有效串联起来,用一条廊道带‘火’一座山,激活了全盘。”白马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路长江称,武隆将生态资源相似的区域就近纳入仙女山、白马山等4个旅游带,作为4条“旅游黄金廊道”进行打造,再通过“旅游+”布局高山蔬菜、有机茶叶、特色林果、中药材等产业,实现由各自为战、条块分割向一体化、集约化、品牌化的大旅游转变。

  “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个计划,在仙女山、白马山之间的乌江上空架起一座‘天下鹊桥’。不仅桥本身是一个景点,更将两山无缝连接,让廊道效应更加凸显。”路长江说。

  问题:形式雷同 照搬照抄

  破解:垒石成景成打卡新地标

  寒武纪叠层石砌石成景,土苗小楼绿树掩映,色彩斑斓的鲜花点缀其间……走进酉阳板溪镇扎营村,自然遗迹、传统人文和现代艺术在叠石花谷不期而遇。

  “石与花,一刚,一柔,令人想起爱情,想起一封千古情书:‘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在四季与叠石花谷之间,我们负责浪漫。”本土作家彭鑫如此感慨。

  这样的景致,在村民胡聪明眼里太不可思议了。扎营村位于两山夹一沟的槽谷地带,地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覆盖率不足30%,岩石裸露率超过70%,属重度石漠化区域。“石头缝缝不经干,天旱年景不产粮,我们这里的老人小娃都晓得这句话。”胡聪明说。

  变化从2017年开始。

  那年,酉阳旅投集团进驻该村,起初尝试了“一村一品”走农业产业化路子,帮助村民种植经济作物。实践证明,种植业行不通。

  在一次资源普查中,酉阳旅投集团叠石花谷项目负责人周永乐等人发现,当地有一种石头,自带花纹,十分奇特,被村民称为“金线石”。

  经专家现场检测,这种石头是叠层石,形成于寒武纪时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化石,在扎营村分布广、面积大,是目前中国南方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叠层石群,极具景观价值,

  后经论证、市场调查,酉阳旅投集团以石漠化根治为抓手,以文农旅融合发展为载体,将文化、旅游、乡村、艺术等有机融合在景区开发中。

  在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等专家教授的参与下,他们就地取材,巧妙地将文化植入景点,用石头垒出图腾柱、篝火台等33处叠石文化景观,让游人不仅能亲手触摸到有5亿年历史的叠层石化石,还能体验到古老文化的神奇魅力。

  同时,他们巧妙地引入大地艺术,以乡村生活环境为背景和载体,将人、村、景、艺进行完美融合,遴选出《沟通之介》《斗笠》《千秋雪》《悄悄话》《水映风雨桥》等17件参与性、在地性、生态性、多样性、功能性俱佳的艺术作品,放置在景区、乡村、艺术部落的各个空间里。

  “前年10月,叠石花谷景区暨酉阳乡村艺术季同步开放,最多一天接待游客近两万人次。”周永乐介绍,开园两个月,景区就接待游客达40多万人次。当地办起民宿、农家乐30余家,经营得好的月营业收入超过20万元,附近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开办农家乐、售卖土特产等,人均年收入增长超过1500元。

  “乡村旅游品牌的构建,最重要的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排他性的产品体系。因此,一定要深挖当地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就算借鉴外来文化,也要与原有环境融合,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才能在游客心中留下品牌印象。叠石花谷的实践,摒弃了一些地方大拆大建、一哄而上、照抄照搬、同质化竞争的老路,无疑是经典案例。”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称。

  问题:产品单一 季节局限

  破解:艺术植入唱响“四季歌”

  赏《大地从天而降》巨型壁画,能感受到隐居在生命中的色彩和疯狂;走进“爱的小径”,可以释放童真,回到遥远的过去;进入竹音剧院,300多种拟物化的竹子声音乐器,敲出你心中的滚滚红尘……

  “在懒坝国际文化艺术度假区,你听得见花开的声音,听得见云彩的低语,时间是静止的,苍茫的远山也是。你会因四季花海而陶醉,也会被国际顶级艺术大师们的杰作深深震撼。”重庆诗人吴沛如是说。

  如今的懒坝已然成为我市知名旅游目的地。事实上,其前身——武隆羊角街道清水村,跟大多数高山村一样,耕地少、土层薄、不蓄水,种庄稼“十年九不收”,十分凋敝。

  “2012年,我偶然来到该村,被这里的原生态、老房子、青山和高海拔打动。”懒坝国际文化艺术度假区负责人陈勇称。

  在开发中,他敏锐察觉到,避暑旅游虽然是重庆旅游市场的刚需,市场蛋糕超过500亿元,但如果只定位为高山度假避暑,季节性局限太强,“经营一个夏”难以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他另辟蹊径,在山上“种”起文化。“乡村建设,必须要激发文化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陈勇称,艺术介入乡村,不能是艺术家小众的“自嗨”式艺术,须兼顾大众审美及游人参与、互动性;不能盲目跟风,简单复制、粗制滥造,要在潮流中做出自己的特色,让多数人“伸手可及”且又有一定引领性。

  为此,他选择植入当代国际先锋艺术,邀请到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托马斯·丹博、松本秋则、浅井裕介等国际顶级艺术家,打造了不少国内独一无二的IP作品,如心跳博物馆、月球博物馆等。

  历时8年打造,2019年8月该度假区开门营业,目前也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节假日配套的酒店、民宿都是“一房难求”。“来我们这里的游客,除了康养避暑,更多是为艺术而来,因此不存在明显的淡旺季。”陈勇介绍。

  据《西南地区乡村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我市乡村旅游接待点多以农业体验、农业景观、度假村为主,民俗节庆、主题公园、拓展和博物馆类等乡村旅游类型较少。

  “该报告表明,我市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供给有待加强,尤其是农业体验、赏花、避暑等目的地,受季节局限十分明显。因此,要打造乡村旅游‘金’字招牌,需要补齐短板,以品牌为纽带对接供需,在全国市场、世界市场形成品牌竞争力和吸引力。”罗兹柏说。

  专家观点>>>

  “全域视野”让乡村游更精彩

  乡村游已成为中国游客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然而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消费新需求,接下来乡村旅游应该怎么搞?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联盟副主席、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认为,乡村旅游发展,要立足自身特色,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聚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因地制宜,加强重点区域开发打造,涵盖环城游憩带、景区/特色小镇、资源稀缺型区域(高山避暑地、民俗风情区等)、产业聚集型区域(农旅、文旅等融合)等,融入乡村民俗、游玩休闲、食宿购物、休闲康养、研学旅游等诸多业态,实现全要素融合、全产业互动、全社会共享,构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发展格局。

  其次,注重品牌打造,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公司+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农户”市场主体,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品牌化产品。

  最后,提升服务质量,旅游的本质是追求美好生活,完善的配套设施、规范的管理服务、健全的标准体系是游客的新需求。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主任刘雪峰表示,目前,成渝城市群乡村旅游呈明显的哑铃状格局,可加强成渝城市群边界区县旅游市场与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共同打造跨省市的乡村旅游带。如潼南与安岳相邻,都以种植柠檬为重要产业,可以联合打造相关主题的乡村旅游;北碚、广安共享华蓥山,可以共同打造大华蓥山乡村旅游带等。

  同时,我市乡村旅游目前以自然风景类、村寨类、农业类等传统乡村旅游类型为主,主题公园、博物馆、拓展类等较少,需要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丰富产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