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社会比较:
你的内容能让他们看起来更有地位?更有逼格?还是更有钱......能让他们参与到社交比拼中吗?
要是你的内容在质量非常硬的同时,还能有足够多的社交属性(提供谈资、帮助别人、展示形象、帮助表达、促进比较),那这能大大提高分享的几率。
在创作完干货内容后,不妨问问自己:
我这篇文章质量怎么样?它可以作为读者的社交货币吗?他分享的理由可能是什么?
但,万事没有绝对。
不是你提供了足够的社交货币,用户就一定会转发分享。这就是下一个问题了。
05
读者阅读文章时可能还有一种心理活动:“哎呀,这个干货不错,赶紧收藏了。可不能被别人发现了,这是我的知识库。”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保护心理。对知识的保护。
同样一篇高质量干货内容,"分享" 出去是能够塑造个人形象和巩固社交地位;
而 "收藏不分享" 可能是担心干货分享出去降低自己的竞争力,这是自己的竞争壁垒。
那用户到底是选择分享,还是选择只收藏,就取决于你的干货类别了。
老贼之前有把常见干货内容分为 “易于分享” 和 “不易分享”二大类,这里抛出来供大家参考。
易于分享的干货:
此类内容虽然包含很多专业干货知识,但有一点很关键:这些对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没那么直接,或者说没那么容易马上见效。
相反,要是分享出去满满的都是各种社交货币,能很好的塑造自我形象。
所以,不必过于 “保护” 起来。大多人也就分享了。
思维型干货:主要是各种大咖思维/见解、方法论、深度剖析,但不是马上见效的操作方法。这样的内容分享出去整个人都变牛了; 逼格型干货:主要是深度知识、未知事物解读、颠覆常识的重新解释、脑洞大开的分析、权威数据报告等,看着就高大上,分享的人也有逼格; 资讯型干货:主要是很有话题、很完整、很时效的行业资讯,分享出去那就是第一手谈资; 观点型干货:主要是各种独到的、犀利的、有价值的观点和态度,分享出去不仅显得自己有观点,还巩固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