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于2003年在浙江最早启动,主要是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从浙江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不断进阶的过程,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阶段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也为全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实践样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浙江“千万工程”作出批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这表明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千万工程”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为各地提供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
从发展历程来看,“千万工程”是从点到面的全面推进,从最初的空间生态治理为主题,后来延伸到乡村产业、公共服务、文化、治理等多层面的综合发展,实现了从生态治理为出发点,带动多层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长远发展来看,“千万工程”是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真实写照。2005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安吉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由此指导“千万工程”向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并逐渐成为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总体路径,围绕“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的思路稳步推进。各地要在充分吸取“千万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在持之以恒。“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是因为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建立“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机制,用长达20年时间,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各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能贪图“短平快”的短线思维,更不能随意更改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向和工作重点,而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久久为功、稳步推进。
第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贵在因地制宜。我国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发展水平、工作基础各不相同,这决定了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各地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同时,要注重结合各地实际,找到适宜当地发展的可行路子。尤其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在注重学习“千万工程”的理念,进而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乡村振兴方法,切勿揠苗助长、脱离实际。
第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抓住重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具体要求,各地要对标内容,重点推进。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始终是乡村振兴的底线要求,也是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二是要围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推进。三是要关注“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两大重点。要推进种业振兴,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要加大科技人才的投入和支持。在农民增收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联农带农水平,通过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大户等主体,构建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归根结底要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冯丹萌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