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戈壁小人参”的新疆柯坪恰玛古、具有兰花香味的福建小清新茶和白芽奇兰、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藏猪保护区的工布江达藏猪……在11月27-30日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一批“产自特定地域、彰显独特品质”的优秀地理标志农产品亮相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展。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有故事的产品,有乡愁的产业。”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连续六年组织举办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展和品牌推介会,充分展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蓬勃生机和中华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一展一会”宣传推介平台。
特色,能认得出、记得住
走进展区,以麦穗、地球、日月等元素构成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随处可见。“麦穗代表生命与农产品,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状态,体现了农产品和地球、人类共存的内涵。标识的颜色以绿色为主,搭配橙色。绿色象征农业和环保,橙色寓意丰收和成熟。”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展示面积和数量大幅提高。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按地域划分为33个展示区,展出产品超过500个,涵盖粮油、果茶、水产、畜禽、蔬菜等。
展馆中心醒目的位置是本次东道主重庆的展位。墙面上一边印着“渝山渝水孕渝珍,巴山巴水韵巴味”,另一边是重庆6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分布图。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众多优质农产品。这次我们带来了柑橘、蔬菜、粮油、茶叶等27个地标产品。”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戴亨林一边介绍一边引领记者参观。展位中间供品鉴的“南川大树茶”是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的产品,抿上一口,清香酣甜,带着花香。
地理标志产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传承着传统技艺、传说典故、民风民俗等知识,如何利用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差异化、专属性强的个性化品牌,一些展位颇花心思。
北京展位从设计到陈列的产品都很有新意。展位以祈年殿为设计原型,中间展示台是大兴新机场的图景。墙上没有产品展示图,而是以体现历史传说、农耕文化的手绘山水画代替。“这是展馆内唯一没有标注地名的展位,我们采用新老建筑地标结合,体现北京的人文特色。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是北京馆。”北京绿色食品办公室副主任郝建强说,“这次我们只带来4个产品:北京鸭、上方山香椿、京西稻、茅山后佛见喜梨,虽然量少,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地标保护工程的产品。布置展位和打造产品品牌一样,不以量取胜,深挖文化内涵,在品质和特色上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