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园区新型职业农民2.7万人,发展园区农民合作社760家、家庭农场1120家、种养大户14600户,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市级龙头企业50家,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48家,发展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种苗繁育、绿色植保、农机服务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128个。
催生了现代农业经营新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有序推进园区土地流转,引导农户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园区土地规模化经营达到98%。推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润返还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了托管代养、“飞地”脱贫、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土地折股联营等生产经营方式。
市场怎么走?做好品牌,新特优产品带动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目的是什么?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广元现代农业园区瞄准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优质粮油、生态畜禽水产、高山绿色果蔬、特色山珍、富硒富锌茶叶、道地中药材),专攻“生态”“有机”。一句话,做好“绿色”品牌,在产品的“新特优”上做文章。
“新特优”闯市场,广元打好“三张牌”。
围绕科技服务,打好技术牌。深化市校、厅市合作,先后与四川农大,中国农科院茶研所、蔬菜所,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等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组建园区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开展红心猕猴桃品种选育、溃疡病防治、黄茶适应性栽培、核桃多头高接换种、冷链物流等关键技术协作攻关。集成创新了一批低碳循环栽培、绿色有机栽培、省力化栽培、物联网、商品化处理等新技术,园区良种普及率100%,先进技术推广面达到90%以上。园区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围绕提质增效,打好生态牌。推广猪沼果、鸡沼茶、菌沼林、果草畜、稻虾、稻鱼等种养循环模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减少污染排放,让“生态”“有机”“绿色”贯穿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
围绕中高端市场,打好品质牌。推进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全覆盖,以园区为集聚区,推进全市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38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区生产基地166万亩。建设特色产业产贮加销标准体系,制订完善四川省(广元市)地方标准62个,建成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