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品牌管理:“青花椒”侵权案给“川字号”农产品带来哪些启示
来源:四川日报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1069天前 | 317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要避免“青花椒事件”再次上演,背后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如何让其他企业不敢“碰瓷”?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要避免“青花椒事件”再次上演,背后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如何让其他企业不敢“碰瓷”?

“花椒分为红花椒和青花椒两类。在四川,两者的产量和面积都居全国第一。”省植物工程研究院院长吴银明介绍。虽然青花椒的普遍种植与食用历史只有短短40余年,但四川省青花椒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左右,主要产区分布在盆周低山丘陵区,面积占到全国的六七成。

作为花椒大省,为何省内企业频频因为产品名称成了“被告”?川内某知名调味品企业负责人坦言,作为有名的“致富树”,过去十年间,借助新一轮退耕还林和脱贫攻坚,四川花椒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集中在种植环节,“只是面积和产量上去了,却没有全省性的商业品牌或者区域公共品牌。市场交易体系搭建、品牌打造等领域的表现,并不能与全国花椒第一大省地位相匹配。”

不少花椒种植和加工企业坦言,四川的花椒品牌目前多数停留在以产出为主导的县(市、区)级层面。如“汉源花椒”“平昌青花椒”“茂县花椒”等。

但放眼省外产区,多数已步入“区域公共品牌+企业自有品牌”之路。即,政府注册区域公共品牌并指定品牌使用办法和产品标准。企业的产品只要合格,即可无偿使用公共品牌。

“人家的企业有双重保护,一层是公共品牌,保护的是大区域、大产地;一层是企业自己,保护的是自家产品。”一位青花椒销售商坦言,本次陷入“侵权”风波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四川企业,原因正在于此,“其他产区上海万翠堂根本不敢‘碰瓷’,因为人家品牌注册得比它早,而且是以政府推动的公用品牌形式存在的。”

比如,同样是种植青花椒,重庆江津区早在2004年便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随后注册成功“江津花椒”并成为区域共用品牌。2019年11月,“江津花椒”上榜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去年7月,“江津花椒”更是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上演?

省花椒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王明珏介绍,去年底,省花椒产业发展促进会分别联系全国花椒行业专家、全国各地花椒协会、律师、商标代理机构召开紧急电话会议,针对“侵权”事件进行讨论。初步得出的结论是:青花椒就是花椒的一个种类,也是属于公用名称,该案是恶意抢注商标行为。

多位律师向记者表示,以将农产品种类名称注册成商标并采取“游击战”和“袭扰战”方式(反复起诉与撤诉,让被告方疲于应付)试图逼迫其他企业就范(逼迫企业和解并赔偿),影响极坏。

不过,着眼未来,吴银明等人呼吁,应参照川茶的“天府龙芽”和川油的“天府菜油”等已有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做法,打造更多包括花椒在内多个“川字号”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上演。

“四川是农业大省,多项农产品位居全国前列。比如,晚熟柑橘、红心猕猴桃等。”省社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前述四川农产品建立在区域内独特自然资源或产业资源的基础上,具备产品和资源优势,具备“上户口”——设立区域公共品牌的条件。

不过,根据此前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规定,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权益不应属于企业、集团和个人所有。“而且,四川省的大部分涉农企业规模都不算大,也无法去管理这个区域公共品牌。”因此,业内人士呼吁,产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快品牌注册、设立并强化管理,既能引领“川字号”做大做强,也能维护企业和农户的权益。(记者 王成栋 文露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您可与本网联系,本网站将积极采取删除、屏蔽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