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新的机遇与固有的风险同在,创新的动力与挑战的压力并存。在发展中,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如何认知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信用建设如何赋能企业品牌提升?如何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知名品牌?如何通过品牌信用建设,承担社会责任,应对新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9月12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国家广告研究院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共同举办“中国企业品牌信用价值研讨会暨提升计划发布会”,新华信用在会上正式发布品牌信用价值提升计划,各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凝聚信用领跑共谋品牌发展”的主题共话品牌信用建设。以凝聚行业信用发展共识。
品牌研究中心赋能企业品牌信用价值建设
活动上,为全面深入开展品牌信用价值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联合众智品牌机构成立了品牌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品牌研究中心将于2020年12月举办“品牌中国,信用为本”主题活动,旨在建设中国品牌信用强国,助力更多中国品牌提升信用价值,打开世界市场的大门。品牌研究中心将针对2020年度,在品牌信用建设领域涌现的优秀案例,包括地方政府品牌信用建设、企业品牌信用建设、行业协会以及个人品牌信用打造等进行评选,并于12月底公布“2020年度金信品牌-中国品牌信用价值典范”优秀案例入选名单。该名单将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质量万里行等权威主流媒体发布,同时将举办论坛颁奖活动。品牌研究中心将在品牌研究、品牌价值评价、品牌识别与挖掘等方面,帮助中国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信用价值增长机制,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技术创新等,凝聚于品牌价值中。
企业必须严守品牌信用底线
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的品牌信用价值外在表现为产品的口碑等。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具备竞争力,品牌信用基础上的品牌建设非常重要。
品牌信用是企业进入市场、获得消费者认可的门槛和入场券;对于消费者来说,企业的品牌信用是其选择消费该产品的保障。一家企业的产品设计再好、外型再美观,如果没有相应的品牌信用,将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从宏观层面看,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科研等领域正在抢占的制高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品牌研究中心此举也将推动中国自主品牌的建设。而品牌背后,好的品牌信用也是企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助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在品牌信用价值和品牌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深入探索。品牌信用价值建设,是国家政策背景下的大势所趋。
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匡乐成介绍,中国经济信息社推出新华信用品牌信用价值提升计划,旨在向世界传导品牌经济发展为特征的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引领并推动价值全球化发展。未来,新华信用将进一步发布中新社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持续完善品牌信用价值提升的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企业品牌信用建设,把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集中在一起,讲述品牌的故事,推动品牌信用价值的提升,让中国企业越来越国际化、市场化,更多的品牌能够走向世界。
如何提高品牌信用价值
随着全球经济地深入发展,世界进入品牌经济时代。所有的品牌建设都有共同前提,那就是以品牌信用为先。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品牌信用的竞争。
品牌信用已经成为企业商业活动中重要的无形资产,它与企业的利润,企业的市场环境,企业的内外资源紧密相关。同时,这种无形资产会伴随企业信用的提高而扩大和增值。企业品牌信用价值的提升,提高了企业的可信度,使其在资本市场、社会公众中树立可信的形象,也将大大节约市场营销成本,从而扩大企业的市场价值。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脚踏实地,从建设信用中国入手,发展中国品牌经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企业信用是建设信用中国的重中之重。企业信用价值的日益完善,是形成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认为,上到国家经济发展层面、下至企业销售层面,品牌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倡导正确的品牌观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品牌信用评价体系。对于企业而言,提升品牌的信用价值,一是要坚持长期发展的思路,避免急功近利、“立地成佛”的做法;二是要保持品牌的盈利能力;三是要赋予品牌以“承诺价值”,使品牌始终代表企业对于其品质和经营理念的承诺。
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要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三个转变”提法也调整为“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其背后隐现的都是建设品牌信用价值的诉求。
信用不仅是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铸就品牌影响力的基石。九牧集团副总裁严桢认为,“品牌即信用,信用即品牌”,“信”是消费者对于品牌价值的认可和信任,“用”是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以“信用”为出发点的品牌建设能够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流量。
有企业家称,提高品牌信用价值,一方面要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另一方面要向全球优秀企业学习,与世界一流企业合作。同时,国企可以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形式,与国内优秀民营企业合作,促进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