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梁将军提供的是品牌咨询服务,为品牌做定位、做宏观上的战略和打法。我服务一个品牌,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但是它的收益可能只相当于咪蒙公众号的几篇软文。用简单的方式赚钱,和用复杂的方式赚钱,你会选择哪个?
有意思的是:很多原本是流量的生意,大家却以为它是价值生意。
我问你,当年的逻辑思维(我说的是未做“得到”之前的逻辑思维),它是更倾向做流量,还是做价值?
当时的逻辑思维每天发你60秒语音,你回复关键词,给你看一篇别人的文章。注意,是别人的文章!
也就说,当年的逻辑思维看似是一个知识服务公众号,但其实它并未创造任何内容,只是一个知识分发平台,是另一种形式的今日头条!
我这么说,并不是批评逻辑思维,而是在肯定它的生意模式。
作为知识服务号,篇篇原创、篇篇缔造新价值,是一件很难持久的事,很多知识大咖,一辈子也就分泌一本书,想利用微信的红利成为头部,逻辑思维最好的策略就是筛选好内容,而不是生产好内容。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要学会用生意角度去看品牌问题,一旦你加入了生意视角,你对用户、品牌、流量,会有另一番领悟。
机场、火车站旁边的又难吃又贵的快餐店是流量生意;做整形、治性病的莆田医院也是流量生意;西瓜视频里那些“5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账号还是流量生意。这些生意不一定有价值,但却是赚钱的。
感觉玩流量的都是坏人,但是正是我们这些老好人不懂流量,才让坏人有可乘之机。
刚刚,我们先从宏观的生意视野去理解了一下“流量”,接下来我们看看,那些声称自己做品牌的人,到底做的是流量还是品牌?
02
80%做品牌的人,都把品牌做成了流量
什么是流量?什么是品牌?
品牌是稳定的流量,流量是即时的品牌。
流量说白了就是流动的用户,这些用户来过即走,不做过多的停留,没有过多的期待。采购百度的关键词、做今日头条的竞价信息流,这些都是做流量。
品牌呢?如果一个企业是有品牌的,那么意味着用户来过还想再来,对产品抱有更多的幻想和期待。所以,一切和用户心智对话的方式,我们都说它是做品牌。
我们再换个理工科的方式来解释:
流量=看到——购买
品牌=看到——记忆——购买
事实上,流量的推广方式只是少了一个环节——记忆,俗称“没走心”。
既然你的推广方式没走心,自然不能期待用户有需求时,可以再想到你。但也正是因为没走心,所以用户的购买行为更加迅捷,对销量的最终带动也更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