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这些“机器人”行业默认的增加直播间氛围、以带动吸引真粉丝的做法,后来情况就变得不可控了之,比如之前曾有个合作的百万粉丝级别大咖主播,实际互动却只有2W。
有一些第三方的数据公司,还专门为MCN机构或个人提供专业的直播间数据包装服务,展示虚假的在线人数和粉丝。
如果品牌天真地以为那些流量可以带货,实现有效转化,那这些钱你就当交学费吧。
流量变现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所以,任何要求销售转化的客户,我们都尽量回避,因为实在不好判断效果。
那些承诺销量的广告公司,最终销量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内部消化掉的(广告公司自己买货,再通过其他方式销售转化为现金)。
现在比较主流的做法是,根据销量和品牌级别来定制相应的“套餐”:
比如说,假设投放一个主播需要花费(20万坑位费+20%的佣金),对方给你保60万销售额。这样算下来,广告主需要支付的费用在32万(20万+60万销售额*20%佣金),还能剩28万的利润,投产比差不多1:3。
但你再仔细一算就发现,广告主依然不赚钱,最后还要倒贴几万。原因就在于,刚才没算上退款、以及产品物流成本。
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即便是薇娅都有60%的退货率,再加上很多机构还用外包团队刷单,那60万的销售额水分很多,但佣金却是实打实的给了主播。
前几日,一位做珠宝的朋友也和我吐槽,说她在和一个网红聊合作,对方误以为她已经挂断了电话,转头就在那头直接和助手聊起了自己买货再退货的行业内幕。
“但有什么办法呢?虽然她的销量水分很大,但是炒得挺热闹的,还吸引了一些新人购买。最后这个主播自己的流量做起来了,用这些流量要了更高的溢价,还搞了个自己的工作室”。
你这就该发现了,网络直播带货,受益者绝对不是品牌,往往是那些主播。
每个人都在喊亏
直播貌似站在风口,人人都能获得红利。但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仍是:“做出好内容”。
微念科技的创始人为刘同明曾说,团队在商业变现上足够克制。
李子柒从2016年开始做视频,但直到两年后她的淘宝旗舰店才正式上线。微博超过2400多万粉丝,Youtube超过700万粉丝的李子柒却仍只是专注于内容创作。
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商业化的角度而言,博弈的是格局。
回顾社群、微博、微信公号、朋友圈这些生态比较好的有效的玩法,也都曾经一度站在风口。但,谁又不是见风使舵呢?如果没有持续的内容投入,直播也不会产生奇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