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越来越近了,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不但有好吃的好玩的,大年初一清早,爸妈就会来给睡得迷迷糊糊的我套上新衣服。
慢慢长大以后,年味越来越淡了,回家好像也越来越难了。其实并不是我们不想回家,而且有太多顾虑让我们不敢回家。
美的拍的新广告《我可以回家吗》就道出了年轻人不敢回家之痛。
点击观看视频
视频聚焦不同年轻人在回家途中的心理纠葛,表达出了每个人对家的眷恋和对家人之间包容理解的渴望。视频很走心,关注两代人的沟通问题,也很有社会意义。
▼
天黑了,爸妈叫我回家吃年夜饭,耳边是爆竹声声,鼻子闻到的烟火味和饭菜香混在一起,构成了我们记忆深处的年味。
片子很巧妙地从童年的回忆入手,一开篇就勾起了每个人对于家的思念。
小时候我们跟父母是那么亲密无间,后来我们越来越懂事,但跟父母也越来越“客气”了。
他们总担心很多,而我们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节奏去生活。每次说到这个话题,都会以争吵结束,好好谈谈真的那么难吗?
视频里就以年轻人的口吻,询问父母“我可以回家吗”,不做坚强的白领,为了KPI厮杀,只想靠在爸妈肩头休息。
不跟别的孩子比较,只做更好的自己。
不急着结婚生子,继续赖在爸妈身边做一个乖宝宝。
不按照世俗的价值去评判成败,只按照自己的心意努力去追。
不因为结婚而结婚,而是静待一个真正能相伴终生的人。
甚至还有更多,这些一个个从火车上下来的人,他们可能是父母眼中的不务正业、是白日做梦、是玩世不恭、是不能理解的,但在心里,他们都希望得到理解和认同。
这些我们想说又说不出口的话,美的在这支视频里都帮我们说了。
片子以流畅的镜头和精良的制作,实现了回忆和现实,此处和彼处的平滑切换。
每一个擦肩而过的路人,都是他故事中的主角,每一个匆匆而过的年轻人,也都有他们想要守护的世界。
最后,坐在门口的女儿变成了小时候的模样,在父亲熟悉的“宝贝,回家吃饭了”的呼唤声中,扑到爸爸怀里。或许父母对我们是不理解,但在他们心里,无论怎样,我们都还是他们的宝贝。
年轻人拥有丰富、多元化的生活,但因为和父母价值观上的差异而不被理解,造成了不想回家的现状。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台词文案,都能看出是真正从年轻人的痛点出发。
美的这支视频,走心了。
▼
“家,是放下负担的地方”,但真的要在家里放下负担其实并不容易,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娃,工作怎么样,明年什么计划,这些都会成为我们与父母之间爆发争执的理由。
美的没有以说教的形式让大家理解父母,而是用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经过两轮铺垫,一点一点帮年轻人说出这些心里话。
第一轮是“摊牌行动”,直击年轻人的痛点,引起广泛讨论;第二轮是搞怪视频《谁,回来了》,看起来是教年轻人如何应付父母,但其实是为了表达“春节过年,回家就好”的期盼。
摊牌行动海报
《谁回来了》视频截图
再到这次的视频,美的没有将孩子放在父母的对立面,而是以对话的口吻,将想家又怕归家的心声娓娓道来,希望父母能拥抱年轻人多元化的生活,给孩子更多理解和包容,让孩子身心同归家,一起过更美的春节。
在新春之际,在品牌层面上与用户进行沟通,提升了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度。
通过这条广告,也让我们看到了美的作为大企业的人文关怀。
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就体现在对多元价值的包容、对个体感受和选择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都有捍卫尊严的权利。
只有这样,生活在其中的人才会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而不是被陈腐的观念包裹,只能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美的用这样一支视频,表达了对于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关注,对于年轻群体痛点的洞察,并且真正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为他们发声。
不仅只是产品层面,更从心理层面探寻消费群体的需求,有这样的品牌愿景作为指导,才能真正做到人性科技。
▼
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和矛盾,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总能激发广泛而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何说,且说得真情实感又不会陷于说教之中,其实很考验品牌的共情力和表现力。
于谦为雷克萨斯拍摄的广告《人生电影》,用父亲的口吻诉说父母的无奈和对孩子的理解。而这次美的《我可以回家吗》,则是从孩子的角度去与父母沟通。
立场不同,看到的角度也不同,但对于家的眷恋和对家人的爱是相同的。其实家人之间没有那么多对立,缺的只是交流、理解和包容,美的就为大家搭建了一道这样的桥梁。
毕竟,真正美的春节,应该身心都回家。